刘锜这么一说,众人都断了全身而退的心思,众将齐齐振声道:“我等惟大帅之命是从!”
“嗯,俗话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刘锜勉励道:“况且金兀术又不是什么三头六臂,有什么好怕的。当年在和尚原、仙人关不照样被打得屁滚尿流、狼奔鼠突。我看啊,金兀术屁股上的伤疤说不定还没好全呢。”
“哈哈哈哈……。”
……
岳飞站在舆图前沉思了很久。
就在不久前,临安送来八百里加急,赵构亲笔御札要岳飞火速派兵驰援顺昌。
见岳飞凝眉久久不语,胡闳林、黄纵、张节夫等人不敢打搅他的思绪,他们知道岳飞的犹豫和想法。
风险同时意味着机遇。
一方面,如同赵构在御札中担忧的那样,如果顺昌一旦失守,就像黄河缺口被打开一样金兵南犯将势不可挡,到时不仅江淮震动,连两浙都要受到巨大的威胁,所以他才会心急火燎地亲自写信命令岳飞驰援。
但另一方面,顺昌之围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岳飞一直谋划着一盘更大的棋——那就是他日思夜念的北伐大业。
如今,十万岳家军士卒精锐、训练有素。
特别是绍兴六年二次北伐时缴获了伪齐一万五千匹战马,建立了一支两万之众的精锐骑兵后,他相信岳家军已可以和金国铁骑正面一战。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东风也来了。
金军主力被牢牢吸引在顺昌,岳家军就可以趁机从襄汉北上收复东京,取东京后可与两淮前后夹击金军主力,也可以趁机北上直捣黄龙。
可以说,这一步棋将盘活整个宋金战争的局面,而且顺昌围的越久,对北伐就越有利。
既然要以顺昌为饵静等大鱼上钩,那就要听之任之。
可要是不救顺昌,赵构那里如何交代?
岳飞从舆图上收回了目光,转过身看了一眼几个幕僚,在案前坐了下来提起笔,稍一思索就开始写了起来。
胡闳林、黄纵、张节夫几个对视了一眼,他们知道岳飞心里已有了选择,而且是什么样的选择。
“大帅,三思啊。”胡闳林提醒了一句。
岳飞停下了笔,叹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希望陛下能明白。”
“恐怕陛下不会看得这么远。”黄纵也小心地说了一句。
北伐也是他们共同的心愿,他们支持岳飞的决定。
但赵构那里如何交代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要不然很容易落下抗命不从的口实。
“我决定亲赴行在向陛下陈说,希望陛下能答应。”
“那顺昌呢?”
“先等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