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淮西大窟窿

作者:十里西湖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亟令张俊即刻还建康拒敌。

正月十九,刘锜自太平州率兵二万救援淮西。

正月二十,金军渡过淮河杀向江淮重镇庐州。

庐州古为淮夷地,商朝称虎方,西周称夷虎,周时庐子国建都于此。庐州素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之称,历为江淮地区行政军事首府。

庐州知府是刘锜的老熟人,也是叶治的老上司——陈规,因为顺昌之功,陈规升枢密直学士、知庐州。

正月二十五,当刘锜率领八字军赶到庐州时,却得知一个噩耗:陈规已于三日前病卒。

陈规一死,庐州城群龙无首,情况比刘锜想象的还要糟糕。守城备御的器具要什么没什么,城中的官吏军民大部分都已经四散逃难,只有宣抚司统制官关师古两千多人马还坚守在庐州。

刘锜在关师古的陪同下,带着许清、阎充等人将庐州城巡视了一圈。

“太尉,您看?”

“嗯,”刘锜透了一口气,皱着眉头说道:“庐州城怕是守不住,于今之计只能南撤,寻一险要之地站稳脚跟再与金人周旋。”

“那咱们往哪里走?”

刘锜想了想,道:“东关。”

东汉建安十七年,孙权派人筑以拒曹的关寨,卡住濡须河口,形成东关,当时又名濡须城,又因其寨似“偃月”,故称为偃月城或偃月钨。

东关位于无为军和和州交界处,北控巢湖,南扼长江,为江、淮间的要冲,牢牢地卡在庐州南下长江的官道上。

“何时走?”

刘锜看了看这糟糕的雨天,对关师古说道:“关将军,事不宜迟,你速速整顿军马,城内的百姓愿意随军南下的抓紧收拾,我们今日就走。据报金人已渡淮,旦夕可到庐州,迟了怕横生枝节。”

“是。”

幸好刘锜决断,当日就撤离庐州,他料得没错,金兀术大军此时离庐州已近在咫尺。

正月二十六,金军入庐州,金兀术得知刘锜人马刚离开庐州不久,即令轻骑追击。

刘锜的人马确实没走多远,因为都是步兵,加上辎重,又要掩护百姓,所以当金兀术的轻骑出庐州追来时,他们才撤到庐州东南五十里的西山一带。

刘锜看着在寒雨中缓慢前进的撤退队伍,脸上写满了忧虑。随军撤退的百姓严重影响了行军速度,这四野之地万一被金军铁骑追上,那就是死路一条。

“许清、阎充、雷仲。”刘锜突然大声喊了起来。

“大帅,有何差遣?”

“传令全军加快速度通过西山口,你三人率本部军马随我一同留下殿后。” br />

“是!”

不得不叹服刘锜料事如神,他与许夜叉、阎充等带五千精兵堵在西山口刚布好阵,金兀术的轻骑就已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