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难道今日就要把性命交待在这里了?
长生天啊,长生天,救救我吧。
在这生死关头,珠赫知道绝不能坐以待毙,他对身旁又是“叽里呱啦”一通喊叫,提马冒着锋矢硬闯。
……
种彦崮和费通的五百骑兵一直追杀到了渭河边,堪堪捡回一条性命的珠赫哪还敢在宝鸡停留,渡过渭河后,头也不回地直接逃回了凤翔府。
又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此役歼敌两千余,缴获战马八百余匹、器甲无数,光是汉签军俘虏就超过了五千人。
不过这五千签军却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对叶治他们来说,最理想的做法是收编汉签军,这样既能削弱敌人,又能增强自己。
不过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汉签军虽然为金人所驱使,但毕竟都是华夏同胞,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签军都是迫不得已,非是真心为虎作伥。
可签军都是北人,乡土家小皆在远,即便能留人也不能留心,若强行将他们留下或改编,搞不好还会横生事端。 br />
所以每次俘虏了签军,无不是教训了一顿之后就予释放。
南朝对汉签军的宽厚,虽然对瓦解汉签军的斗志有很大的作用,但弊病也非常明显。
汉签军被释放后,还是照样会被抓回军营,替金人卖命,这样免不了又要在战场上相遇。
虽说汉签军到了战场上,大多是出工不出力,不想真刀真枪跟南军对着干。但他们在金人的眼里就是炮灰,两军对垒必定顶在最前面,所以死伤在所难免。
同胞相残本非所愿,更没办法对签军俘虏痛下杀手,所以只能是抓了放,放了抓。
所以处置签军俘虏,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要想破解这个难题,最好的办法是让汉签军心甘情愿地改弦易辙。
想要汉签军心甘情愿,首先就要解决汉签军最大的后顾之忧,其次给他们树立丰满的理想,再配上肉感的现实,三管齐下,怎么都能换他们一个死心塌地。
“步大哥,我想跟着叶大人干。”头上包着白布的白石说出了自己的大胆想法。
“啥?”步大郎难以置信地看着白石,问道:“你是不是被炸傻啦?”
白石摸了摸额头上的伤口,羞赧地笑了笑,道:“步大哥,我没傻,我就觉得替金人卖命,不知道啥时候就把命给丢了,死的憋屈,还不如跟着叶大人,也有个盼头。”哽噺繓赽蛧|w~w~w.br />
“那家里老小怎么办?”
“步大哥,我是这么想的。”
一向胆小怕死的白石居然给步大郎讲起了道理,“叶大人说了,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听他这个意思,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