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月,也称蜡月。
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
汉代应劭的《风俗通义》中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腊月意味着新旧交替、年轮更迭。进入腊月,百姓也开始忙着准备迎接新的一年。
腊月的市场叫腊月市,比以往更加繁荣热闹。
先是卖咸肉(即腊肉)和粥果的,为“腊八”做准备,如核桃、枣、柿饼、栗子、乾菱角米等等,还有各色野味,大佛花等。过了初十,开始卖卫画门神、挂千、金银箔、烧纸、窗户眼、天地百分等等。二十以后,以卖糖瓜、糖饼、江米竹节糕、关东糖、草炒豆等物,是为“祭灶”准备的,二十五日以后,卖芝麻橘、松柏枝等物,为除夕之夜做准备,货物齐全,琳琅满目。
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
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与平日以购缺卖余为主要目的的赶集相比,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
爱逛街是女人的天性,尽管挺着大肚子,雪儿和瑛娘还是抵挡不住赶集剁手的诱惑,硬要叶治和鲁奇陪着逛街。
临近年关,衙署里也没什么事,难得放松,叶治也耐着性子陪着她们在市集里感受着人间烟火、世态百味。
除了叶治和鲁奇两对,同行的还有种彦崮和鲁巧,这两人眉来眼去已经有一段日子了,特别是经过战斗的考验和洗礼,王八看绿豆越看越对眼,总算把好事定了下来,日子就在正月十五。
唉,这么复杂的关系,总觉得有些凌乱。
长安城热闹无比,大街小巷商贾云集、人头攒动。
在唐时,城市中还分坊市,居住区和商业区是分开的,像长安城内,就有大名鼎鼎的东市、西市,晨钟开市、暮鼓关门。
到了宋代,中国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城市的格局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再没有商业区和住宅区的分别,每条街坊前店后屋,既是住宅又是商区,城市中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瓦子,端是无比红火热闹。
“官人,你看,好可爱的虎头鞋。”
琳琅满目的商品看的叶治眼花缭乱脑仁都晕,可雪儿和瑛娘她们总能一眼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得不说这是女孩子家的天赋异禀。
“这位娘子真是好眼光,这可是俺们村里手艺最好的绣娘绣出来的哩,您看这针线、这花色,都是没得挑的。”
卖货的大娘指着虎头鞋卖力地介绍了起来,“我看娘子的身段,定然是生小官人的,这虎头鞋正好合适着哩。”
呀,卖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