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章千古兴亡多少事

作者:十里西湖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所以众人的兴致也挺高,第二门、第三门、正殿、廊庑等各个市集都逛了过去。

等出了大相国寺,日头已经西斜,众人逛的尽兴。

赵鼎和薛弼几人还出手买了东西,打算带回去当礼物送人,算是给小叶相公拉动了点内需。

“赵相、老师,累了吧。”

“嗯,你还别说,这老胳膊老腿的,还真有些累了。”

“呵呵,老师,别说是您了,就是我,这么久逛下来,腿脚都酸了。”

“累虽然累点,却不虚此行啊。”赵鼎指了指汪应辰和随从手里提溜的东西,笑道:“东京这一趟,也算没白来。”

“哈哈,元镇兄说的是。”

“呵呵,赵相、老师,天色有些晚了,咱们是不是附近找个正店吃点?”

“好啊,那咱们原路回去,到潘楼如何?潘楼有几道菜,老夫可是念念不忘啊。”

“好,那就潘楼。”神棍十分豪气地招呼道:“晚上大家都敞开肚皮吃,算我的!”

“哈哈……”

神棍不差钱,众人还真没给他省。

潘楼的招牌菜都给上了个遍,特别是那道苏肉焖鱼唇。

鱼唇即鲨、鳐类唇部干制品,为八珍之一,富含胶质和胶原蛋白,其色洁白质地绵软滋味腴美,鲜美异常,实是不可多得的烹饪原料。但由于它缺少色氨酸,不利于人体吸收,所以用苏肉和它配在一起烹调,不但肥厚软嫩,鲜醇爽口,而且营养价值也大大提高。

用鱼唇烹制菜肴早在唐宋年间就已有之。相传宋仁宗赵祯一日微服出宫,体察民情,一时忘了时间直至天色将晚才想到回城。由于腹中饥饿便在汴京郊外一家酒楼吃饭。当时饭店正要打烊,已经没有什么多余的菜品,店主只好把营业所剩下的鱼唇和苏肉烩在一起烹制成菜上了桌。想到赵祯吃后连连称赞,问这道菜的名字,店主据实回答。仁宗不但没有怪罪店主怠慢,更赐名此菜叫苏肉焖鱼唇。

从此这道苏肉焖鱼唇成了开封名菜,而潘楼的苏肉焖鱼唇又是七十二家正店里做的最好的招牌菜。

连神棍这个嘴刁的不像话的也赞不绝口,特意加了两份才算过瘾。

酒足饭饱,神棍几乎是扶着墙出的潘楼。

月上中天,分外皎洁,开封城华灯绽放,更显瑰丽繁盛。

“啊!”

出了潘楼,看着明月千里下的煌煌汴梁,赵鼎感叹了一声,吟诵道:“曾观大海难为水,除去梁园总是村。”

“是啊。”

薛弼也跟着感叹道:“汴梁啊汴梁,当世第一城,我以为靖康之后恐再不复往日盛况,没想到还能看到一个更加繁盛的汴梁。”

“子威,”赵鼎眼神有些复杂地看着神棍,由衷地叹道:“你做得很好,真的很好,眼前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