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所说的,也是众人最担心的事情。
金国一覆灭,没个高的顶着,西夏一下子就冒了出来,特别是一年内两次大战,结下了生死之仇,基本没有转圜的余地。
特别是叶治,被射雕手射了个半死,估计肩膀上的箭伤现在还隐隐作痛呢,这个仇他能轻易揭过?
“叶治凶顽,睚眦必报。”苏执义忧心道:“说不定这会儿,他已经在盘算着如何对我国不利。”
“陛下,大战难免,要早作打算啊。”斡道冲建议道:“赏移口至清远城一带要派重兵把守。”
“是啊,陛下。”苏执礼补充道:“叶治在赏移口和清远城一直屯有重兵虎视眈眈,这两处要塞至兴庆府不过三百里,绝不可掉以轻心。”
李仁孝点了点头,道:“朕打算从北面军司抽调兵力,加强静塞军司的防御。执礼。”
“臣在。”
“你抓紧将北面军司可抽调的兵力捋一捋。”
“遵旨。”
“陛下,除了整军备战之外,臣以为,咱们还得再去斡旋,避免重开战端。”
“斡旋?”苏执义质疑道:“叶治能说得动吗?”
“虽然希望渺茫,但终归还是要去一试。”李元儒建议道:“眼看快新年了,咱们可以以贺正旦之名,派使去长安。如果叶治愿意息兵止戈,臣以为,可以以上国之礼事之,如金国一般。”
当年,辽国天祚帝败走阴山,金军追至西夏境内。西夏第四位皇帝李乾顺派李良辅率军与金交战,结果金军先败后胜,狠狠地敲了西夏一棍。
因金国主要目标在灭宋,所以阿骨打二子斡鲁补派使与西夏议和。宣和六年(1124年),李乾顺向金称臣,并上誓表,金亦遣使赐誓诏,割阴山以南等地给西夏,金夏君臣交聘关系正式确立。
西夏的附金和宋的国策,给西夏带来了二十几年的和平与安定。
李元儒的意思是只要叶治肯相与,西夏可以委曲求全,像对待大金国一样待他,这也是附金和宋政策的延续。
西夏一开始附辽,后来附金,反正是谁势大就附谁,他们对于俯首称臣、名分大义这种面子问题,没有宋国这般纠结和在意,只要有实实在在的好处就行。
现在金国灭了,眼看是轮到叶治坐庄,那认叶治做老大又都能如何?只要两厢无事就行。
“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李仁孝想了想,决定道:“道冲,长安就由你去走一趟吧。”
李元儒去过一次,可效果不好,所以李仁孝就想着换个人,等于也是换个思路。
“臣遵旨。”
“昨日任得敬又上奏,请求入朝觐见,这事你们怎么看?”
任得敬去年连着吃了两场败仗,朝中弹劾四起,李仁孝顺势将他枢密司使给撸了,重新贬回了翔庆军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