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下,就一定会露怯出丑,自找难堪的。
所以,这年纪不大的孩子在进入戏班的时候,都是要专心于学习,苦练基本功的。
等到一个孩子从小学戏,终至成年之后,才能有机会去上台进行表演的。
这样安排,是很公平的事情。
因为,这戏班总不能拿大家的饭碗——观众的赏钱,来为你试戏吧?
这戏班,也总不能拿大家的衣食父母——看戏的观众,来糊弄应付吧?
这出徒之后,每个学戏的孩子都有在舞台之上崭露头角的机会,但能不能成“角”,就要看个人的运气了。
年少成名的事是有的,但却不是常有之事。
究其原因,这其实是跟孩子年纪小,阅历浅有关系的。
孩子因为年龄的原因,是无法理解很多曲目所表达的意义的。
不做梨园行的孩子,在随着大人看戏的过程中,其实图的就是一个热闹与好玩。
身在戏班中的孩子跟台下看戏的孩子相比,在理解能力上,其实差别是不大。
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就是孩子,他有着符合自己年龄的心态和理解力。
在孩子身上,进行任何的拔苗助长和超前教育,都是起不到很好作用的。
违背人的生长规律,所做的事情,怎么会有好的结果呢?
这在什么年龄,就应该有什么样的表现。
在什么样的成长阶段,就应该做什么样的事。”
盛青峰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讲,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最优秀的,最令人看重的品质是什么?
“流泉,我这么说,你应该明白,孩子和扮演孩子的人,最大的区别在什么地方了吧?”
盛青峰在讲完自己,对于孩子身上所表现出的童真的定义之后,就看着谢流云问道。
谢流云点点头,有所领悟的说道:“青牛,你是觉得,在我家里出现的那个男孩儿,身上的种种表现,充分显示出他其实是一个在扮演孩子的人。我这么来理解你的话,应该没错吧?”
“你的理解是没错的。
不过,看你的情况,你应该还没有完全的认定,到你家的那个男孩儿,会是一个大人。
想要分辨出来这样的极善伪装的高手,还是有些困难的。
具体的情况,我可以就此来给你好好的解说一下。”
在稍事一停顿之后,盛青峰说道:“这样的话,你理解起来,就会更透彻了。”
在说完这句话之后,盛青峰就继续按照自己的分析,说了下去。
“可是,即便你再善于伪装和模仿,表演功力再炉火纯青,但是逝去的童年没有了,那就是没有了。
孩子身上的天真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