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出宫与赐婚

作者:烟花若殇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经营,收入分文不取,成立范氏义庄,对范氏远祖的后代子孙义赠口粮,并资助婚丧嫁娶等用度,臣认为范仲淹如此收买人心,恐怕有不臣之心,故请陛下彻查此事。”

赵昕心想:人家花钱买地供养宗族后代,培养后代子孙关你啥事?真是瞎操心啊!不过范氏义庄是中国慈善史上的典范,它是最早的家族义庄,更重要的是它是我国史料记载的第一个非宗教性民间慈善组织。它还创造了一个奇迹,虽然朝代更迭,历经战乱,但一直到清朝宣统年间义庄依然有田5300亩,且运作良好,共持续了八百多年。

赵昕心里不在乎范氏义庄,他在乎的是眼下已经是皇佑二年了,而范仲淹是皇佑四年病逝于赴任的途中的,时间不等人,自己得想办法拯救一下这位名垂千古的贤臣。

赵昕见此便出言道:“父皇,儿臣不相信能写出岳阳楼记这种千古名篇的范先生会有不臣之心。”

庞籍奏道:“雍王!你年纪尚小,尚且知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莫要被一个人的表面所迷惑了!”

赵昕又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儿臣认为若心中有藏匿者,断然是不会写出这等忧国忧民的诗篇。”

说着看了一眼仁宗,又道:“父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儿臣斗胆请求父皇委派儿臣为钦差大臣,赶赴杭州彻查此事。”

文彦博赶忙奏道:“陛下!雍王身份最贵,岂能亲自冒险,若有闪失,岂不是.....”

一众大臣皆附议。

见此,赵昕又道:“父皇,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我大宋幅员辽阔,山河瑰丽,儿臣若不亲眼见见大宋这万里河山,风土人情,又岂敢言为父皇分忧,为国尽忠,望父皇成全儿臣。”说着,长跪不起。

赵昕心里对这些大臣很是鄙夷,一群看似处处为自己着想的大臣,其实都是老奸巨猾,没安好心,想把我困在这汴京城,做一个养在笼子里的金丝雀,想都别想。

“好!既然雍王有如此豪气,朕便准其所奏,封你为钦差大臣,不过,雍王你年纪毕竟尚小,朕再派一副使协助你!众位卿家可有愿随雍王走一趟的。”

仁宗说完,看看了众位大臣。

众位大臣都是面面相觑,在心里计算着此行的利害关系。

“臣愿随雍王爷一同查此事,望陛下恩准!”

一声如雷贯耳的声音传来,赵昕转头过去,原来是以铁面无私,公正执法著称的包拯。

仁宗见到包拯出来,便笑道:“有包爱卿辅佐雍王,想必此案必定能早日水落石出。”

“好了!今日朝会还有别的事,那就是雍王选妃一事,有了结果,茂则宣旨吧!”说着,朝一旁的张茂则示意道。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