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我到底还是没有辜负你的期望

作者:烟雨任小生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老师,在课余时间帮助那里的村庄发展经济。

每天晚上固定到贫困的村庄,带领着老师开办夜校扫盲。

无数次深夜赶回去的时候,因为看不清路途滚落山底。

摔断过肋骨、崴过脚踝、断过手臂,可他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每逢周末,因为交通不便、校车没办法通行,他就一次次的将孩子送回家再接回来。

遇到风雨天气,他都向鸡爸爸一样,用自己的雨披护住孩子,从大路到村里往返一趟又一趟,他始终不忘自己就是从大山里出来的,也想将山里的孩子一个个的送出大山,让他们看到未来的曙光。

方然的片子,跟其他人做的不太一样。

几乎都是用第三方人员的视角讲述的,有学生、有老师、有疏勒附近的村民,将一个一心为孩子的老师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

这倒也符合方然的性格,和杨正东一样不喜欢接受任何采访。

但是对孩子的付出一点不少,几乎钱楚一和程大义等人做过的事情他都做过。

和孙媛媛一起被评为,西疆地区最美的两朵花。

这一切都是一点一滴的做出来的。

他们上场的感言,也几乎都是差不多的。

通通感谢了他这个校长一通,说的杨正东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好像这些功劳都是他的一样,其实有的学校他都没去过一趟。

当即打定主意,要再次加大对于老师们的关怀。

他们将自己大多数的工资都捐赠出去了。

不加大他们的福利,说不定过得会更加辛苦。

当然其他被评为青年贡献者的事迹也很丰满,许多年轻人扎根基层,主动到偏远的山村,投身教育、奉献教育,都书写出了可敬的诗篇。

这些人最大的不过三十岁,最小的也就是钱多多了。

学历有高有低,但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为国家的下一代培养,做出了无数的努力。

这些人无愧为国家的好青年。

其他的奖项颁发,采用的是同样的办法。

杨正东在其中看到了许多爷爷一样的老人。

四五十年耕耘三尺讲台,用一生去奉献给乡村的教育事业。

有一位老人已经到了耄耋之年,因为村小学还有两个孩子,他一直没有退休。

想要将这两个孩子教到毕业,才算对的起村里的期望。

感言的时候,还多次称赞了希望工程。

希望以后的孩子能够不再因为家庭而辍学。

也希望所有的孩子能够坐到明亮的教室中上课。

更希望山村的孩子,能够走出大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