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新手。更是多到能够让人忘记,他只是个这年代千千万万代课老师中的一员。
为什么叫做代课老师?其实代课老师根本不算正式的老师,没有编制、没有福利、没有保障,算是“三无产品”的开端了。
代课老师是华夏特色的发展背景下,一种颇具特色的过渡时期的过渡职业罢了,却在华夏近现代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前世地球的同时代也有代课老师,而且数量非常庞大。八十年代之前,代课老师被称为民办老师,后来因为国家教育改革,没有编制的老师被称为代课老师。
这些老师们普遍都在经济不算发达的地区任教,学历也也不算高。
初中、高中、中专是其中的主流,却被冠以“全能老师”的戏称,就是因为代课老师什么课都能教,什么课都会教。
但这种“全能”都是被逼出来的,有些特别贫困的地区,就比如现在杨正东所在的梦溪村。
远处深山、资源匮乏、经济落后,只有他这么一位“单根独苗”的老师,却带着六个年级的所有课程,不“全能”那能行吗?
等到地球空间的二十一世纪,代课老师通过考试入编的有之,被迫转岗或清退解雇也有之,这些都是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末才最终完成的。
一大批曾经为国内教育过渡,亲眼看着国内教育由弱到强,并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人群,就这样消失在时代的洪流中。
而且是以快到不可思议的速度被遗忘,只留在一些资料之中或曾经经历过那个时代那些人的记忆之中。
年纪更小一些的,比如零零后什么的,甚至压根就不知道有代课老师这种特殊存在。
更不知道他们曾经遍布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用青春耕耘过祖国大大小小的三尺讲台。
赵老比任何人都知道,像杨正东这样的代课老师并非一个,可能这个队伍中还有李正东、王正东也非常优秀,但杨正东绝对是其中最让他震撼的一个。
能在他这个年纪,拥有着如此才华,又甘愿奉献教育的人,就算数遍华夏也实在是不多见,这可能就是信仰吧,属于杨正东的信仰!
还记得他在整理杨正东资料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句话:“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还有让他印象最深的那一句:“在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格言,让他这个老教育人都不能不为之动容。
“小芮,以后你真正进入教育这个行业,要记得一件事,那就是责任和敬畏。
一日为师,当谨记师者的信仰才是,所有对学生好的事情,都要义无反顾去做,才不枉被人称一声老师!”
赵老面带微笑却语气分在严肃的说道。
“我记住了,老师,我会的!”
苏芮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