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能写自己的名字就达到目的。
两个年轻老师不忍心学生早早辍学,就靠着那点微薄的工资和家庭帮助贴补。
后来战乱,两家几乎都同时破败了。
再后来,华夏建国,两人经验丰富被选入了新学堂做老师。
后来又调到了初中。
依然还是恪尽老师职责,尽可能的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两人在将近三十岁的时候,生了个可爱的女儿叫做范晓玲。
晓玲四岁那年,两人正在学校教书。
邻居突然跑来说晓玲生病了,上吐下泻的。
两人赶紧将孩子带到诊所,当时范晓玲已经休克了。
诊所的医生让他们抓紧去县里的大医院治疗。
不然就来不及了。
可是俩人身上哪有钱啊。
乡下别说汽车、摩托车,当时就连个自行车都没有。
按说老范校长当老师,买个自行车还是没问题的,只是两口子的钱都给学生垫学费了。
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更别说买自行车这种奢侈品了。
当下只能你一段、我一段的抱着孩子进城。
可是还没到城里,孩子已经停止了呼吸。
杨正东只是听老朱和洪校长几人提起过。
特别具体的细节不是特别清楚。
但是也能够想到两人当时的感受。
而在那之后老范校长和陈老师再也没生过孩子。
到现在还是老两口相依为命。
孙媛媛听完杨正东的讲述之后,将他的手臂抱得更紧了。
杨正东带着她到山顶,翠竹已经蔓延过来,施工将竹子将来可能扩展到的地方都留了出来。
然后再山顶这一片区域建造了十几栋的小别墅。
杨正东打算将这些别墅,送给两所学校的具有突出贡献的老师。
就比如老范校长这种,就完全符合这个资格。
只是看情况,老范校长那套应该是送不出去的。
这老爷子对于身外之物现在完全没什么兴趣。
如果不是杨正东强烈要求,他还带着陈老师住在工程队的临时房中呢。
当时规划的时候,真不应该规划这些了。
平白的浪费了一些面积。
回头不行改造一下,做成建筑工程实验室。
让学生们过来学习得了。
杨正东拉着孙媛媛的手,站在山顶看下去。
学校的全景尽收眼底,西侧还有已经基本建成的职业学校。
回头厨师学校等技能培训会安排到那边上学,包括八极文武学院在其中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