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干、巧干、加油干,渠没修好不走人”的铁桩堰采访报道,继续号召大家为农田水利出力,进一步给参战人员鼓劲。
中午,徐静送来消息:利州来信,朝廷的钦差已经出发,快到汉中来了。
赵晓兵让徐静给马文彬说,他答应了工匠不离开工地,就不会下去,钦差来了再说。
半月的辛勤劳动,水渠的雏形已经有了,弯弯曲曲地向东延伸着,但是还需要加宽,加深,修筑堰头拦水灌田呢。
朝清捏着锄头在边上说:“二哥给渠起个名嘛。”
他说:“就叫团结渠吧,这是大家共同努力修出来的,就叫团结渠了。”
跟着,他又跳下去继续劳动。
朝廷的钦差大臣丁大全到了兴元府上,竟然没见着赵晓兵出来迎接,心里很不爽。
他听了马文彬讲,赵晓兵在百姓面前承诺修渠,吃住在工地了。
他叫马文彬带路,立即去工地看个究竟。
赵晓兵见钦差直接到渠上,立刻停下手里的活儿,上前施礼,请治未及远迎之罪。
丁大全见到到浑身是泥的赵晓兵,深感意外。一个朝廷的四品大员不顾身份,脏兮兮地和下层人一起吃住、干活,就为了修个水渠。
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受制于人。
丁大全是个野心极大的奸臣,他觉得此人用力用错了方向,定不会有好结果。
原本是官家得到了消息,说赵晓兵的变革动摇国本,不放心汉中了,担心赵晓兵脱离管束要自立为王的。
现在看到这个统领了十万新军的年轻人,不过如此而已,他觉得根本就不用担心嘛。
赵晓兵陪钦差大人回府,安排马文彬,杜通判和汪玉娇逐一汇报完了他才说话。
他给钦差讲:汉中采取刮骨疗伤,推倒重来的方式变革,难免有违体制。
汉中连年战乱,十分贫瘠,如果不这样做,无法筹集粮草,养兵戍边,要实现皇上的兴国期望更遥遥无期,还请钦差包含,多多美言。
当下变革还顺利,有汉中百姓的支持,已经完成了上半年临安的税赋上解,请钦差大人放心,他必定为官家守好边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
钦差看到他的确是在为民做实事,又得了他一下午的细心接待,欢喜了,对汉中的工作大加赞许,把酒言欢。
次日,赵晓兵叫玉娇取了自己的赏金五千贯来送与钦差,说汉中清苦,区区薄礼,献与大人作路上盘缠。
丁大全客气一番后笑纳,欢欢喜喜地离开南郑,打道回临安了。
玛德,赵晓兵见钦差的的官船渐渐远去,心里一阵暗骂,自己也还是个俗人。
没法的,总不能让钦差心里不爽,回去在官家面前打胡乱说了。他收拾心情,继续上工地修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