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挺熟,因为刘明元手下那帮人,每月发钱都要走联合精密公司的账,所以经常跟王曦打交道。
刘明元对王曦的出现也没当回事,点钱的时候还不忘跟王曦打招呼,
“王总,听说你转系到经管学院了,什么大家吃过饭庆祝一下。”
“刘教授,你太客气了,过几天我一定请你吃饭,我还有点事,你们先忙。”王曦道。
“行啊,我两个孩子一个经管学院,一个在微电子学院,他们俩个天天觉得自己牛逼烘烘的,正好让王总你给他们上一课。”刘明元说完这个又跟赵小匠说,
“小匠,一共25万,我就说嘛,你办事我那有不放心的。”
王曦听到这那敢再停留,要是在说几句,李岚就知道的更多了,于是王曦从赵小匠那里拿走一个文件袋后,就快速离开了。
“王曦,你就不解释一下吗?”跟在王曦身后的李岚问。
“解释什么?”王曦回头道。
“王总?”李岚来了兴趣。
“这你不都知道了,还解释什么!”王曦说完就快步回了学校。
“等等我!”
王曦的出现只是一个小插曲,赵小匠他们这边的事情依旧在向前推进,
“小匠,这次是20位的编码器,时间又这么急,还得向上次一样,会把编码器的体积做得更大。”刘明元道。
“这个自然,毕竟时间这么紧,不过刘哥,我这次跟你谈的是另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关于编码器小型化的事情,你可以开始着手召集人员开始做了。”赵小匠道。
“难道小匠你在工业芯片上也有突破了?”刘明元惊道。
刘明元这人会的多,早年从光学玻璃,转到光电,再到微电子,虽然他研究不行,可是知识面很广,能从赵小匠这里接活也多亏他早年认识的人多。
编码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精度,比如赵小匠提出的20位编码器,就是电机转一周编码器大概会发出104.9万个脉冲,所以才让伺服电机的精度很高。
编码器出现已经多年,可是国内发展的很慢,很大的原因就是国内半导体技术制约,单纯从设计的角度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主要缺乏相应的电子器件,比如最核心的工业芯片。
刘明元做梦也没想到赵小匠居然有这个路子。
“差不多吧,我打算从仿制入手,我已经跟一个半导体制造的专家搭上线了,他说我上次拿那种编码器是10年前产品,芯片是1微米的制程,现在的制程已经是180微米的制程了,在制造技术上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赵小匠解释道。
“我听说这样一个芯片制作的价格不便宜吧?”刘明元好奇问。
“开发一个当然贵了,不过咱们搞的是成熟的工业芯片,100多万美元。”赵小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