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真正的拼图三,心理暗示

作者:夏雨打蝉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很多。

这种心理暗示和引导,一方面很高深但另一方面也很普遍。

比如你想让另一半送给自己一个礼物你会怎么做?

你会经常在他面前提起这个东西,然后等到某个节日,你提前暗示他应该送点礼物,他多半会送你你近段时间大量提起的那个东西。

再比如,你想送一个人东西,不知道送什么好,就大概根据他的喜好说一款产品,并且长期安利这款产品的好处和优点。

这样,他可能本来对这个东西无感,但经过你的安利他了解之后就确实比较喜欢了,这时候你再送他类似的东西,就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还有你觉得某家店东西难吃,然后通过一些言语的描述,或者从服务态度抓别人的漏洞,很容易影响身边的人,让大家都讨厌这家店。

这些,都是正常交往中存在的有意无意的“引导”。

而专业的心理研究者,有更多更厉害、效果更强的方法。

让你难以察觉,但又十分有效。

“当一个人拥有了一种独特的天赋之后,他会很想知道,具有同样能力的人还有谁?又或者自己这种特质是特殊的,还是普遍的。”沐岭峰道,“而书籍和专家,可以解惑。”

“我问过市精神病院的护士长,她和你关系不错,你们交流过类似的问题,专业上的。尤其是在前几年,你虽然不会直接问但总是会引导话题往那边靠。”

“高级的心理学书籍,书店很少有卖,除非专门去订。”沐岭峰道,“根据你的同事们说,你唯一的爱好可能就是去书店看书了,但这几年,去的次数也少了。”

“我想,你在护士长那里知道了自己的天赋。然后在书店的专业书籍中,找到了对应的一些理论,甚至是一些心理暗示方面的小技巧。”

“而这几年之所以去的少了,是因为普通的心理类书籍对你而言已经失去了作用。你想要继续学习和进步下去,只能看更加高深的书籍,但那些书籍,一部分不对普通人开放,一部分在书店根本销售不出去,没人看。”

“所以你近些年去书店,不是看书了,而是去取你让书店帮你定的书,这样自然就去的少了。我记得,有一次取书,就是我陪你去的对吧,当时我还发表了对那本书的感言,我们聊的很开心。”

“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周绮丽和你亡夫刘某后来的连环杀人行为,就是在你的引导下完成的。或许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你!”

“这也就是为什么周绮丽在看到自己的面部结构图之后,情绪剧烈波动的原因。不是因为她的把柄被警方找到,而是因为她那个时候才反应过来,原来一直以来,她杀的人,都是你想让她杀的而已。”

“她也是在那个时候才意识到,原来你什么都知道,原来你那么的痛恨她。她的愧疚,让她决定承担这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