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
丁冲已经不是第一次吃惊了,上次打捞的时候,林文就跟个神棍似的,找了个小岛,就有宝藏,找了个地点,就有沉船,真是邪性了!
“慢速靠近!方位,左前30度!”
林文见船动了,而且方位正是那艘沉船,他笑了,笑得有点带人恨的那种。他指了个大概区域后,然后让他们用仪器探测,这样也可以把自己巧妙地隐藏起来。
只要能发现沉船,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因为这伙人可不是什么考古专家,需要保护性打捞,他们是选择性加暴力性打捞,只挑有价值的!
这艘沉船没有上次那条宋代沉船保存的好,或许是深度不够?还是水流侵袭?或是船本身的工艺不过关?这就不得而知了!
林文其实看得很清楚,这艘船体打捞上来也没什么价值。
他看了看雷达扫描和机器人探测的图像后,果断决定,只打捞船内有价值的东西,没用的不要!
因为沉船的位置只有五六十米,丁冲决定先派两个人潜下去,毕竟人下去后,情况掌握的更准确……
打捞这一船的东西,用了整整三天时间,这还是放下去潜水员,已经够算是够快的了。
从海底捞出来这么多东西,最高兴的莫过于小林峰,他拿着几样瓷器,似乎很新奇!
能够出水的,只有一些瓷器和金银铜器,至于丝织品、茶叶之类的东西,早已分解流失。
从这条船上打捞出四千多件瓷器,也算得上是收获颇丰了,林文看着这些瓷器,初步可以断定,这确实是一条明代的沉船!
明代瓷器装饰手法已从元以前的刻、划、印、塑等转为彩绘为主要手法。绘画纹饰的内容更加复杂多样,植物、动物、文字、山水、人物、花鸟、鱼及虫等无不入画。早期以写意画为主,画风自由、奔放、洒脱。
在青花瓷发展的基础上,明代的彩瓷发展也有一个新的飞跃。明代彩瓷逐渐盛行,除了彩料和彩绘技术方面的原因之外,更主要地应归功于白瓷质量的提高。明代釉上彩常见的颜色有红、黄、绿、蓝、黑、紫等,最具代表性的为“成化斗彩”,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工艺。
打捞出来的瓷器造型略显丰满,浑厚,器型线条柔和,圆润,给人以质朴,庄重之感。胎体厚重,釉面釉质肥厚,滋润。青花瓷器中,大多皆为青白色,这就是俗称的“亮青釉”。
林文也是下了不少功夫来研究瓷器,虽然离专业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但很多瓷器也能够说出个一二三。他对宋元明清的瓷器知识,都进行了大量补课,所以看到这里,心里便有数了。
再看那瓷器的的纹饰,主要有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等,画面豪放而潇洒,笔意酐畅而纯熟,构图疏简而高古。大件器物,器足多为砂底,常有塌底,粘砂,跳刀痕,器足形状有直圈足,平削圈足,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