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进度

作者:观棋柯烂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可以自由来往星球和太空之间的集电站。

整个集电站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环绕太阳永恒飞行的小卫星。

理论上来说,它可以陪伴太阳到灭亡。

但实际上,考虑到材料的寿命和太阳辐射的损耗。

预计十年到三十年是一个阶段,也是一个可以控制的阶段。

马普实验了无数次,小破球上目前的材料根本不达标。

所以不得以之下,又动用了炼金材料,还有炼金法阵。

模拟能量池,构建了能量路径,设计出了环太阳充能者一号。

它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带着环的星球。

核心星球就有直径一千米,围绕它的环就是一个集卫星飞行、电能转化带、斟茶、通讯网等为一体的环。

星球底部就是出入口,星球内部的智能设备会自主运转,当星球内部的电能模块收集到足够多的电量之后,就会装载、卸运。

星球底部的出入口就会在太空之中脱离,飞向小破球如同外星人的飞船一样抵达指定的位置,然后进行辐射检测在卸载和装运电能模块,按照计算一次卸载的电能模块蕴含的电量五百亿千瓦时。

想要储存如此多的电能,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很多,但对拥有炼金塔的吴奇来说,材料可以用炼金傀儡拆卸拼凑,技术可以通过马普结合炼金和现代科技进行拐弯解决。

所以这些都不是问题。

第一代电能模块还只是电池形态,第二代电能模块已经用石墨烯进行特制成晶片,到如今第三代电能模块已经被马普制作出来。

依旧是用能量路径,依旧是用炼金法阵把石墨烯晶片制作成了储存格,这些储存格可以相互穿插,形成密集的储电空间。

石墨烯本身是不储存电的,能量路径取代了锂材料,两者融合形成了特殊的格栅网络,以此储存了大量的电能。

第三代电能模块只有第一代的三分之一大,储存电量却超过了五千倍,这是质的飞跃,也是此次集电站的核心。

第三代电能模块当然不会按照第一代来设计制作,和第一代电能模块一样大小的第三代电能模块储存量是一万五千倍。

而实际上,装载环卫充能一号上的电能模块,设计标准放大了二十倍,一块电能模块储存电量是第一代电能模块的三十万倍。

在卫星主题内部空间,将会储存十万块第三代电能模块,同时在环形带内部空间里,也会装载大约七万块电能模块。

当卫星转动起来的时候,太阳能会被环形带收集,并且转化成电能进行储存,按照马普的计算大约九十六天就可以充能完成。

一百天一次,一年可以收集三次,总共获得一千五百亿千瓦时。

整个太阳集电站的打造,在湘南生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