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人不具有这个身份,在权贵云集的长安,查处一辆马车,碰倒一块豆腐后面可能都牵涉好几家王公大臣。
这工作不是那么好开展的。
但这个时候,宇文泰没想到的是,宇文导居然自愿去陇右担任陇右大都督,这件事又是宇文泰料想不到的,独孤信这一步棋,可谓走得聪明而快准狠。
宇文泰其实已经预料到巴蜀之战、江陵之战后独孤信必有动作。
但是,饶是他神机妙算,他也没有算到宇文导会配合独孤信,会同意出任陇右大都督,通常这种情况是,独孤信推荐宇文导,皇帝顺水推舟也赞成宇文导出任陇右大都督。
然后,一堆保皇党联名上书,给宇文泰压力。
当然,这个时候,宇文泰还有一票否决权,毕竟,他才是都督中外诸军事,而且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宇文泰麾下,很多人都能镇陇右。
昨天下午,宇文导专程从京都秘密前来同州,两人在书房密谈了一个下午。
宇文导提出愿意去陇右接任大都督一职。
宇文导的考虑是既然是独孤信推荐自己去,那么如果到时候接任陇右的如果不是自己,独孤信可能会煽动陇右一些地方势力闹事。
陇右这个地方不比其他地方,陇右是鸡鸣道等几条道路一关张,则可以独自割河西之地自成一国的,从地形上来说,陇右和巴蜀、以及江南,这是中国从地形便利上几个最可以割据的地方。
所以,陇右还是不能乱。
宇文导的第二个考虑是形势已经越来越危急,帝相之争很快就要鱼死网破,这个时候还是要慎重。
宇文导的长处在于和谐一方,安抚各方面力量,有他在陇右,说不定能争取陇右人心,独孤信这么多年,基础都在陇右。一旦陇右人心归宇文导,独孤信也就完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独孤信退出陇右,推荐宇文导出任陇右大都督,确实可以动摇宇文泰在京师的部署。
但是这也会使得独孤信自己失去军权和军事支持。
从长远来看,对独孤信未必有利,对宇文泰未必有害。至于京城,宇文导镇守长安有年,他相信独孤信、赵贵等人在长安军界想插手进去还没那么容易。
宇文泰觉得宇文导所言也有几分道理,京城是核心,但是核心的核心还是禁军,禁军掌握在自己的三个女婿手里,只要这三个女婿不反水,他相信孙悟空还是跳不出如来佛的五指山。
三个女婿之中,其中于谨的儿子于翼最为关键。
因为于谨这个人,连宇文泰都服其智,这个人胆子很大,智谋也深,想当年,皇帝和太后布皇榜捉拿,他能亲自到皇榜之下,然后上殿侃侃而谈。
邙山之战,如果不是他和独孤信在关键时候假投降,随后于高欢军后追击,后果同样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