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4、贺拔胜对洛阳危局的上中下三策历史上最蠢的选择

作者:天行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子,他很主动的配合了高欢而不自知。

贺拔胜这时,确实也几乎如高欢所料,他很犹豫,很挣扎,他本来就不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只是一个出色的将领,有着极高的武力值。

对于当今天子被围,天子与当今天下第一权臣兵戎相见这种大时代大背景的现状,他是有些懵圈的。

原本,他麾下还有一个名将独孤信,凡事他可以偕同问计,考虑,但是,独孤信之前因为关中他弟弟贺拔岳暴毙,麾下溃散,已经被他派往关中。

随后,关中传来消息,独孤信并未掌控关中的弟弟军队,而是被宇文泰派往了洛阳。

贺拔胜有些愀然不乐,随后就发生了元修与高欢交恶,逐渐针锋相对,以至于演化到现在兵戎相见的地步,他和宇文泰面临的局面其实相同。

宇文泰自然是接到朝廷雪片一般的飞书,请求支援。

贺拔胜也一样,朝廷的斥候、宣旨的宦官几乎是走马灯一样儿,高欢也几乎并不控制,故意漏泄这些人三天两头的往荆襄跑。

圣旨一道接一道,贺拔胜简直十分头大。

他控遏荆襄之地,独孤信不在,他几乎没个人能商量,其实,他麾下此时倒是有一员未来足以与高欢一战的将领存在,这个将领叫韦孝宽。

只是,贺拔胜对韦孝宽并不太感冒,毕竟韦孝宽太年轻,小伙子还不满25岁,跟贺拔胜相差十几岁。

两个人大有代沟,因此贺拔也很少与韦孝宽交流。

因为交流极少,自然也很少去汲取韦孝宽的智慧。

因此,面对当下这种复杂局面,他只能自己选择面对了,皇帝的圣旨雪片一样,他自然是准备勤王,总体来说,他还是对皇帝有忠诚之心的。

但是,荆襄之地对他而言,也是极为重要,这里是他的根据地,他这时就面对一个重要的选择,该留多少部队保卫根据地?该带多少部队去援救陛下?

这个简单的问题,他就踌躇了良久良久良久.......

这个时候,他有一个随从名叫崔谦的替他拟定了三条主要的策略:上策是,暂弃荆襄之地,席卷全军,与宇文泰里应外合,与高欢决一死战。庶几有胜利之望。

然后尊王攘夷,天下大事可期。宇文泰的动静虽然现在不明,一旦贺拔胜全军出动,与高欢激战,加上元修的部下,再加上贺拔胜的部下,很可能有大好机会。

这一策,贺拔胜耐心听完,崔谦才刚刚说完,贺拔胜已经连连摇手,他几乎不用说话,脸上的神情已经将他的答案全部说出来了。

他当然还是忍不住反驳:“不行,不行,君之上策,实不可取,我若弃荆襄之地,大梁或者高欢岂不是欣喜若狂?岂不正中下怀?此乃下策,君试言之,还有何策?”

崔谦本来还想陈述一些弃地而最终成功的案例,毕竟人是战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