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1、围点打援的这个“点”历来就十分考究

作者:天行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第一、单纯拔除据点,高欢这次围攻据点就不会带这么多人,王思政守玉璧人物不过一万,按照围城的兵法基操,五则围之,十则攻之;

高欢其实只要派五万人弄个将领来,就能执行拔除据点的任务。

甚至人数不够的话,还可以派十万人来,多加两个将领,执行拔除据点。

但这次围攻王思政的玉璧,高欢是亲自来的,人数也超过十万,打了九天,冬天天冷,最终的结果是不战而退。

第二、高欢有邙山之战的胜利支撑。

所以,高欢还想侥幸再胜利一次,即便不能歼灭宇文泰,也能通过围点打援消灭宇文泰的有生力量。

第三、高欢年龄、精力都不如从前,他绝不会想将宇文泰这个一生之敌留给后辈来搞定,所以,他一定会寻找一个机会找宇文泰决战。

宇文泰这一通三个分析下来,韦孝宽首先赞成,王思政也点了点头。

李弼、韦孝宽、杨忠、达奚武、蔡佑也俱各点头。

宇文泰分析的确实有道理,高欢亲率大军围玉璧,只为拔除一个眼中钉,这简直是高射炮打蚊子,所以高欢执行的一定是围点打援的战略。

宇文泰见众人都同意他的判断,笑了笑,看了看王思政:“你太有名,也太善战,所以你不能做玉璧的守将。”

王思政模模糊糊有一点理解:“丞相的意思是我做玉璧守将高欢执行围点打援策略有疑虑?”

宇文泰笑了笑,点了点头:“是的。”

王思政这种名将,之前沙苑之战前,又是长安守将,善于守城,有王思政在,高欢未必放心执行围点打援,因为怕他麾下众将未必围得住王思政。

一旦围不住,到时候就会变成腹背受敌,大败亏输。

王思政看宇文泰点头,情知宇文泰是要拿高欢的围点打援策略做文章了,心想,不能留名将镇守,要让高欢放心围点,那只能推荐目前并无多大名气的人来守玉璧了。

这个人一定要像三国时候的陆逊那样,不但无名,而且必须有实力,不为高欢所忌惮。

他的眼光从宇文泰带来的众将李弼、杨忠、达奚武、蔡佑、韦孝宽的脸上逡巡了一番,然后他笑了笑。

“丞相,吾得之矣,此人守玉璧可!”

宇文泰颔首,等他指认,王思政的右手食指缓缓抬了起来,指向其中一人——李弼。

众人皆愕然。

王思政微微一笑:“不是李弼,李弼也不合适。”

李弼不合适,因为李弼有万夫不当之勇,不但有勇有谋,而且高欢熟知李弼,当年高欢在策反侯莫陈悦的时候,侯莫陈悦向高欢介绍过李弼。

在沙苑之战中,率铁骑横截高欢所部,将高欢的一字长蛇阵从中斩断,导致高欢最终大败而回的便是李弼。<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