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刻日出发兵发汉中

作者:天行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当萧绎算错了宇文泰,也没有认识到汉中的得失足以左右天下,他读书虽然多,但是终究只是湖南这个地方的军事主官,不与巴蜀之事。

所以对汉中理解程度不深。

汉中的重要性怎么说呢,

刘备初定益州,曹操即率大军入汉中讨张鲁。刘备部属黄权恐曹操趁势侵蜀,对刘备说:“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割蜀人股臂也。“

客观来说,当年三国之事里面,汉中得失就是三国鼎立事件的关键一环。

曹操得到汉中之后,大军事家、战略家司马懿就建议曹操乘势取蜀,曹操未从,留兵屯守汉中,自回北方。对此,蜀汉法正就立刻建议刘备攻取汉中。

刘备取汉中,曾经驰书留守成都的诸葛亮请兵增援。

诸葛亮问从事杨洪,杨洪答:“汉中,蜀之咽喉,存亡之机,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由此,可见汉中之要,但萧绎为了自己区区一己利益得失,不惜出卖。这也注定了这货短视的大结局。

宋朝一位将领对于汉中的重要,曾经说过一番话。

“汉中形胜之地,前控六路之师,后据两川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号令中原,必基于此。”

而萧绎不知,悲夫!

这时候大梁守汉中的将领名叫萧循,是萧衍的侄子,萧循这时身兼梁、秦二州刺史,镇守汉中,责任重大,这人宇文泰也打听了一下,被汉中百姓称为“慈父”。

有这种称号的人镇守的地方本来是不容易搞定的。

但是,有萧绎这样的人支持那就容易多了,宇文泰于是也回了一封书给萧绎,让他派遣一参谋入长安详谈,萧绎果然立刻派遣了一参谋入长安。

这事情就好办多了,宇文泰原来是想汉中并不易得,还在绸缪方略。

他本来就有图巴蜀的计划,所以侯景南遁之后,立刻把河南的将士大部抽调回头,专注西南,以免跟高澄胶着于河南,而痛失西南好局。

这时候,侯景南遁,慕容绍宗正在穷追,在涡阳,慕容绍宗十万大军围困住了侯景的四万兵马。

侯景虽然出战屡胜,但是毕竟丢失了根据地,没有后勤来源,所以不能持久也是必然之事,他们现在涡阳拉锯,暂时也没什么新的动向。

时光过的飞快,公元542年就这么一眨眼过去了。

年初,高欢嗝屁,随后高澄与侯景翻脸,再随后,侯景割让城池,宇文泰派将出师,三方一系列的你来我往过招,在河南,高澄撤退。

其后,侯景亦退。

王思政据侯景七州十二镇,河南之争暂时告一段落,宇文泰委王思政镇河南,王思政驻跸颍川,随后萧绎来信给宇文泰,求勾搭。

一年时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