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9、历史的记载

作者:天行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步放任军士抢劫,纵兵掠乘舆、服御、宫人皆尽。

第三步收朝士、王侯送永福省,使王伟守武德殿,于子悦屯太极东堂。

第四步直接矫诏,大赦天下,自加大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

建康士民逃难四出。太子洗马萧允至京口,端居不行,曰:“死生有命,如何可逃!祸之所来,皆生于利;苟不求利,祸从何生!“

侯景这时候另外还矫诏令南京城外的剩余援军撤退。

城外剩余援军总司令、大都督柳仲礼召诸将议论此事,不过他心中其实早已经做好撤退打算。

邵陵王萧纶也不顾自己的长子萧坚刚刚在台城内被侯景部队杀死,这时也一门心思逃跑:“今日之命,委之将军。“

不过吧,他本来就爹不亲娘不爱,他以大梁皇帝萧衍之子的身份,竞选一个城外援军大都督竟然落选,当然在此之前,他的三万兵马被消灭,这可能是他落选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无论如何,他毕竟是大梁皇子,却在此时,受命于区区柳仲礼,这也是很奇葩的,领兵皇子受将领节制,历朝历代其实不算多见。

此时,一些将领诸如裴之高、王僧辩都知道朝廷颁发的退兵诏书是矫诏,分明就是侯景发出来的。

他们俱各反对退兵:“将军拥众百万,致宫阙沦没,正当悉力决战,何所多言!“

柳仲礼其实召集大家议论,根本就不是真的要你们议论,而是告诉大家一个现实,现在宫中要求大家退兵,对于求战的言论,他全部驳回。

会议之后,诸军乃随方各散。

南兖州刺史临成公萧大连、湘东世子萧方等、鄱阳世子嗣、北兖州刺史湘潭侯退、吴郡太守袁君正、晋陵太守陆经等各还本镇。

邵陵王萧纶奔会稽。

柳仲礼及弟敬礼、羊鸦仁、王僧辩、赵伯超等人这个时候所想的还不仅仅是退兵。

他们直接打开营门投降了侯景,军士莫不叹愤。

这些人投降之后,入见侯景,先拜侯景而后见萧衍;可见在他们心中,孰轻孰重已经是昭然若揭。

萧衍望着这些坐拥十余万兵马而见死不救的麾下,气愤填膺而无可如何,这些人见他也不如何客气,只是虚伪敷衍。

倒是柳仲礼的父亲柳津刚正了一把,痛哭不许相见:“我没这个不孝儿子,让他滚。“

湘东王萧绎这时使全威将军会稽王琳送米二十万石以馈军,至姑孰,听闻台城陷落,沉米于江而还。这也是个傻叉举动,这些粮食,简直是糟蹋。

不过,侯景在这次入台城之后的举措之中,也有一些失策的地方。

大的方针政策,不搞德化就算了,毕竟,侯景这个人讲道德比较为难,他的失策还不在于此,而是对于来投降的诸将,侯景没有很好的安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