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6、江陵之战即将开始

作者:天行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南取淮南,势力一直延伸到长江边,这时北齐的国力达到鼎盛。

北齐的农业、盐铁业、瓷器制造业都相当发达,同时继续推行均田制,大体上与北魏相同,但也略有变化。例如,北齐取消了受倍田的规定,不过一夫一妇的实际受田数仍相当于倍田,北魏对奴婢受田没有限制。北齐则按官品限制在300人至60人之间。

北齐动向如此,萧梁的动向则与北齐略相反。

这个时候,萧梁也算重新在废墟上涅槃重生了。但是国土和实力较之大梁之前其实已经逼仄很多了,而且,这里面孕育着不少危机。

这里面,有权臣逐渐诞生,比如陈霸先。

但是,情况不明显,因为陈霸先暂时由王僧辩可以牵制,不过,这里面还有一桩桃色事件,导致这两人其实也是貌合神离。

不过,两人至少维持了表面的和平。

另外,削平了萧纪。

这个时候的萧绎,是比较自负的,他已经灭了侯景,灭了萧纪,也灭了萧誉,至少在他眼见的范围内,他想灭的范围内,他感觉自己也是逮谁灭谁。

他觉得自己很牛叉,也很有资本。

他这时面临着两大问题。

一个是迁都的问题,一个是国土的问题。

迁都的问题,之前王僧辩拿下南京之后,就已经上书了,毕竟拿下国都,对于王僧辩来说,是大功一件,这个时候再把皇帝迎接回来,对于王僧辩来说,肯定是人生荣耀丁点。

但是迁都问题,在萧绎这里陷入了僵局。

一开始,萧绎是同意迁都南京的,不过,他在江陵待的太久,所以有点儿恋恋不舍,而且,这种恋恋不舍下面群臣都能瞧出来。

所以,开始有人鼓吹第二种声音,不迁都。

按照萧绎的残忍,如果不是萧绎自己有这种意思透漏,根本不存在有第二种声音,中国历史上的现象多如此,皇帝暴虐,只有一种声音。

萧绎自己不想迁都的原因其实也比较简单。

南京再也不是之前的南京,南京被侯景这么一闹,已经残破荒败不堪,宫殿然后又被王僧辩烧掉了绝大部分,唯有六间没烧而已。

眼下,回到南京,简直不是去享受,而是去受苦。

他人生奋斗到现在,已经习惯了金缕玉衣,锦衣玉食,这时候跑去建设南京,丢失在江陵的物质生活条件,他自然是有些不愿意。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当日命令王僧辩的诏书:“六门之内,自极兵威”的诏书内容有所泄露,王僧辩在南京的杀戮、所作所为有甚于侯景。

甚至,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侯景的统治,对于王僧辩花样翻新的暴虐感到受不了,觉得王僧辩还不如侯景。

王僧辩在南京虐杀,老百姓已经失望透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