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道义

作者:猫菇末那01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位思想家,却因为暗杀而早早的去世,而他的追随者——那位【钢铁】,却以实干精神著称,他清剿了所有异己,却也断送了自己国家的思想与信仰。”

“那位【钢铁】,无疑是一位真正的民族英雄,他甚至让自己的儿子牺牲在了战场上。”

“但可惜的是,他终究没能为你们确定真正的信仰与灵魂。”

说到这里,林怀恩摇了摇头,他站起身来,走过去,拍了拍塔妮娅的脑袋——

“这不是你们的错,也不是他的错——”

“只能说,如果弗拉基米尔·乌里扬诺夫,能活得再久点,就好了。”

林怀恩不知道塔妮娅有没有听懂。

但在权力被解构的现代文明中,无论是北联的人民、上都市的探险者、还是夜摩城的屠夫佣兵,他们都是真正的自由个体。

这种自由,是对人性与灵魂的解放,也是对基于传统封建礼教思想下的“忠义从属”关系的彻底推翻。

换句话说,在现代社会,没有谁天生就该做奴隶,对于现代国家而言,他们的国民与政府机关,都是平等的。

而在过去,这样的国家形式,是不可想象的。

两次世界大战的本质是什么?

许沁认为,两次世界战争的真正本质,非常接近于“民主”与“威权”国家的斗争。

威权国家的本质,是双脚迈进工业文明,而脑袋还停留在封建社会的后发国家。

而他们虽然具备了工业能力,但无论是国民还是政府,都残留着浓郁的封建从属思想,有着强烈的“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领袖”的集体精神。

而这种路线“或许”没有什么问题。

但最终,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历史为整个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选择。

“威权”屈服于“民主”,“服从上级”的封建意识,最终被“自发自觉”的主观能动性击溃。

这样的事情,在当时的各个国家都不断发生,从内部、到外部,从侵略战争到内战,历史为人民选择了未来。

然而,塔妮娅的国家,却在国家的制度基础上,与人民的意识觉醒之间出现了不匹配。

换句话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北联虽然是一个人民意识觉醒的现代国家,但它的行政方式,却还残留在上半个世纪的“威权时代”。

因此,所谓的北联解体,不过是一次推迟了快半个世纪的“革新”。

虽然这种“革新”因为缺少关键性的思想指导,而变得异常惨烈。

但这样的改变,其实是必然的。

“我们终将获得自由。”

林怀恩在心中默念道:“哪怕这种自由,有些人并不想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