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李真闲出来之前还没什么成绩,这个窟窿组合大概是唯一拿的出手的组合了。
回忆起了第一首,接下来的记忆就像打开的闸门一样源源流淌。
梁凉在纸上写下的第二首歌叫《糖果》,是一个棒棒国由字母组成的乐队的曲子。
这个组合出现已经零零年前后的事情了。
这首歌梁凉不是觉得很好听,但它当时的影响力很大也就想住了。
这首歌也有翻唱版本,是乡港莫温薇演唱的,但是叫什么名字梁凉想不住了。
梁凉写的第三首和第四首个就是高耀太那两首著名的《火花》和《纯情》。
在零零年代,高耀太是韩流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在零零年前后,李真闲和高耀太基本代表了韩流开始崛起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两个组合。
这两首歌是高耀太做著名的代表作。
梁凉把这两首歌抽走,基本也就等于断了这个组合的腰,再加上他抽走了李真闲那首红透天的《哇》,韩流最初崛起的源头也就被他给打断了。
等他的音像公司成立,他再培养出几个组合,取代韩流里的那些唱跳组合。
上一世韩流往内地倒文化垃圾的场面注定会大大减少。
第五首他选出了一首叫《谎言》的歌。
选完第五首歌他伸了个大大的懒腰,看看时间一点半了。
睡觉!今天他准备就选这么多了,明天再选一些就够了。
梁凉写下这些歌曲的名字还只是个开始,接下来要记谱配词还要在编曲上下功夫。
就是当搬运工也并不轻松。
这些曲子都是流行歌曲,要把它们改成摇滚哪怕是流行摇滚也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海韵音乐节第一天的夜场卖出了五千张整的门票,与白天场相比能盈利个三千五千的。
这点钱梁凉连用眼角去夹一下的时功夫都不想费。
盈利多少钱梁凉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音乐节的口碑。
要把海韵音乐节打造成一个地方名牌,口碑是至关重要的。
从组织管理方面到节目演出方面都要征询观众的意见。
毕竟是第一次亲手办音乐节,自然有照顾不周的方面。
两天下来,服务人员就汇总了很多观众意见。
这些意见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属于口嗨,这些满足个人意愿的意见没有什么实际作用,除此之外倒是有一些有价值的意见,这些意见将来会被采纳。
当音乐节举行到第三天的时候,一些来自省内的外地观众来到连湾,人数达到了几千人。
这些人一些是准备在连湾旅游,然后顺便看一下音乐节。
这些人的到来,进一步扩大了门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