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什么兆头了?”
“没有没有!我就是随口这么一问,您二老若是急着抱孙子什么的,那就先指望老二吧。”
“不对!你这家伙讲话虽然有时候口无遮拦,但这种事情肯定不是没有来由,一定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你弟弟最近这几个月比较爱去小店,难道他和小店家闺女有意思?”
梁凉这个心累,家里有那么多钱给你们花,你们还要这么聪明干啥。
这怎么一下就猜出来了?
脑袋简单的人都长寿这个道理不懂吗!
“老杨家闺女倒是不错,个头模样脾气都挺好,就是岁数稍微小了点。她要是给了你弟弟,将来小梅给了你,咱家这两个媳妇儿都在自己屯子里了。”母亲自言自语。
梁凉刚才心累现在就郁闷了。
完了,这回连自己也栓上了,母亲已经把他的媳妇都安排好了。
许梅那二货听到这消息,估计都能乐疯了。
“你问这个问题说明你多少知道点啥,那你说杨家小丽怎么样?”
母亲这就开始入戏了,估计已经把杨晓丽当儿媳妇了。
母亲既然开始入戏,说明她对杨晓丽有好感。
“我觉得还可以,杨家是咱屯子老人了,咱们知根知底,起码她家这么多年没听说有猫三狗四的。”
“是这么个理儿,那你弟弟回家怎么没说起过?”
“你看你这话问的,怎么说?告诉你他找了个对象?”
“对啊!他找对象不得告诉我们吗!”
对啥呀!估计八字都没一撇,怎么说?
再说梁风用农村话来说有点不出头。
就是不善于交际言谈的意思,也就杨晓丽那个闷葫芦才能和他对眼,换一个人都未必有什么结果。
“我只是看着他们两个好像有意思,应该是谁也没点破那层窗户纸,他们两个都是焖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把这话挑出来,等我再问问老二,如果她中意了,那你们就找个媒人先把这事定下来。”
“这样也好,先把亲事儿定下来,过两年他们俩岁数大大就把事情办了。”
母亲倒是开通,一点没使绊子,已经开始做梦娶媳妇了。
吃午饭的时候,母亲就一直神神秘秘地笑。
当地风俗,正月初四是往家叫媳妇的日子。
定亲的人初四上午穿戴的整整齐齐,拎着礼物到丈人家叫媳妇回家过年。
就算梁风和杨晓丽互生情愫,初四这天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人家叫媳妇回家过年。
许河滨虽然没定亲,但是只要女方愿意,也可以往回领,他今天就是去叫媳妇回来过年的。
他处的对象家也是崖河的,不过家在北部山区,大约九十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