颎将董卓推荐入朝廷公府,担任羽林郎。
董卓有武艺,力大无双,擅长佩戴两副箭囊,骑马飞驰时左右射击,端的是勇武不凡。
延熹九年(166年),鲜卑人入塞,与叛乱的羌人联合,对抗炎汉。
对此,朝廷拜张奂为护匈奴中郎将,负责平定幽、并、凉三州叛乱。董卓出任张奂的军司马,秩比千石,辅佐“凉州三明”之一的张奂平定幽州、并州、凉州等地的叛乱。
永康元年(167年)冬,叛乱的羌人进犯三辅,张奂派军司马董卓、尹端大破之,斩其首领,俘虏万余人。
次年,张奂班师回朝。董卓因功拜郎中,朝廷赏赐九千匹缣,但他一丝不留,全部分给下属官吏和士兵。
而这,为他在军中换来了偌大的名望,每遇战事,从者如云。
从那之后,打战从无败绩,升官自然是顺风顺水,一度出任并州雁门郡广武令、益州蜀郡北部都尉……直到坐上秩比二千石的西域戊己校尉,配银印青绶。
已然是边郡大佬。
董太师能够权倾朝野,能是一般人?
杀千把于阗人,那只是杀鸡屠狗而已。
于阗军营那边,傅乂没多去关注,只听说人头滚滚,染红了白玉河的河水,便是那些贵族,在粗略调查了一番之后,也是斩杀了十来听说与匈奴有勾结的。
一时间,于阗国几乎家家有悲声。
刚开始,傅乂认为这可能会将于阗人逼反,但细细思考一番,发现董校尉却也有他的考虑。
这一带的国家,有莎车、于阗、拘弥、精绝,于阗独大,若是不削减其国力,待大汉远去后,必然再生异心。
只有将几个国家的实力杀到一个平衡的位置,使其内耗,西域方能长治久安。
‘哎,终究是大汉的国力在下滑,不能镇压西域所导致的啊!’
‘若是定远侯时期,这些小国哪敢有异心。’
傅乂摇了摇头,这次离开于阗,也不知何时才会返回。
遥望着远方的昆仑山,傅乂眼中迸发出点点火光:待我再来之际,西域诸国必将郡县之。
这片浩瀚的大地,自古以来便归属大汉!
董校尉杀人的刀终于放了下来,盛夏的军营里冷若寒冬,而经过任谒者举荐,傅氏招揽来的十几骑里,有三个年轻的良家子准备去从军。
这次克定于阗,虽然没有死战,但也都有一份功劳,有任谒者引荐,加之董校尉在西凉的偌大名声,从军,必能有一番作为。
这几个良家子何去何从,傅乂是不在乎的。
但叶雄这家伙,竟然也是心生去意。
傅乂颇为可惜,却也无可奈何。
自己一介平民,拿什么去招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