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再往前行不到百里,就是那会稽了!”
数天的时间,袁皓大军攻城拔寨,以鲸吞之势接连攻克了东吴数座坚城。
如今,这东吴腹地,也就剩下最后的会稽郡一地还未攻克。
“可曾探知到那孙权小儿的动向!?”
孙权自打从建业撤退,那是一路疯狂南逃,袁皓因为在围城之际就已让赵云率领骑兵动身,最终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货彻底从自己的眼前消失。
接连攻克了丹阳郡、吴郡等地,这孙权都未曾露头,袁皓说不着急那是假的。
毕竟,在这东吴一地,袁皓他们可谓是人生地不熟。
鬼知道这孙权藏到了哪去。
如果仅仅只是藏着倒也还罢了。
可问题是!此刻的袁皓大军那是孤军深入。
如果被这货突然从身后杀出,断了粮道,那岂不是要糟糕?
虽说攻克了东吴不少城池,但为了快速的安抚人心,袁皓并没有下令让麾下兵甲对这些城市作出什么劫掠的行为。
同样,也因为那孙策忙着与刘表开片,所以其城池当中的官粮那也是早早的就从各地运到了柴桑前线。
而这,也就使得袁皓大军一路攻伐,却并没有收获到多少钱粮,完全是在依靠豫州的供给维持。
“回主公!根据斥候得报,那孙权应在会稽一地,以与孙静合兵一处!”
为了寻找孙权,袁皓那是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在沿途打探。
如今,经过各部消息的整合,最终得到的结果,仍旧是那孙权身在会稽。
“奉孝,这不合理啊?”
小弟的回复,并没有让袁皓感到安心。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逻辑。
这孙权要么带人一路西行,去投奔孙策,与之合兵。
要么.......就是潜伏在某处,与自己玩上那么一手敌进我退的游击战。
只有这样,才是对眼前情况最为有效的打开方式。
然而,以目前的情报来看,这孙权都在干啥?
跑去会稽,与孙静合兵一处?
扯淡!就算合兵,他能打过老子?这特么不是老寿星上吊吗?
要知道,那会稽可已经是目前东吴州县的最南端。
逃到了那里,他可就将再无任何退路。
历史上孙权好歹是吴国的开国之君,其身边更是带着张昭等一票老不死的,怎会如此无智?
然而.....袁皓又如何知晓。
因为轻敌冒进,折损了大量兵甲,甚至无力抵抗袁皓的进攻,从而丢失了建业,孙权又怎么能有勇气去找孙策?
至于说为何不打游击战?有山越援军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