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关于头铁强化+17的显著效果(大章二合一求订阅(╥ω╥`)

作者:阎ZK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 温良恭俭让

仁义礼智信。

既然周礼已没,天下不义,未来之明主不出。

我等当为神州诸国铸一脊梁。

仁者爱人,施恩于人,让所有人的血脉里面奔涌着相同的东西,神州诸国的未来,应该是仁而爱人的,当是温良恭俭的,当是堂皇正大的。

当遵循义,行走于礼仪,是礼仪之邦。

当心怀仁,当与人为善,当以直报怨。

当勇武,当孝,当重人而轻鬼神,

是以人为主,哪怕是未来这个国度仍旧四海交战,但是只要所有人血脉中奔涌着相同的文化基调,那么就有融合的可能,许久后,西王母慢慢点头,道:“我会看着的……但是未必会如你们所愿。”

子游道:“十年应该是不行的,但是百年应该会有所不同。”

“千载之后,当您再度来到我们走过的土地上。”

“这里会被称呼为礼义之邦,而天下一统。”

西王母不置可否。

其余的神将也不相信。

这毕竟只是些年轻人。

怎么可能会对未来的神州,在天下和思想上产生影响?

就连这些年轻人自己,对于自己未来是否能做到夫子所看到的,也是没有把握的,子游顶撞了西王母之后,低头自我检讨。

老师所做的,真的是有价值的吗?

我们所做的,所相信的,真的是有价值的吗?

是值得吗?

还是和那些隐士们嘲讽的那样,是做无用功,没什么用处。

应该去隐居潇洒呢?

这个思考着这些问题的年轻人,后来得到了自己的答案,他开启了江南一代文脉,为南方夫子。

正在整理仪表的那个青年叫做子夏。

他的弟子和徒孙里有个叫做李悝的家伙。

后世称之为法家李悝,倒不是因为他学于法家。

他学以儒,但是他的行为却开辟了法的前路,被尊为法家而已。

著以《法经》。

后来,有个年轻人学习李悝之道,苦学《法经》。

感慨许久,后携带法经一卷,西入大秦。

那个年轻人姬姓,公孙氏。

被封于商。

故而后世称呼为商鞅。

子夏的另一个徒孙,叫公羊高。

贯彻以孔夫子信义勇武。

十世之仇,犹可报也!

在两百多年后,会有个后世儒家弟子,叫荀子。

他的弟子将会是法家韩非子,而大弟子名为李斯。

确切地曾经辅佐过一代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