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看住了厂子。
老二李二龙,也逐渐显示出能力,现在都准备要到外省开分厂了。
女儿女婿就不用说了,那不是村里人能评论的。
老幺复原回来,直接就当了厂长。听说生意都做到国外去了。
几个孙子辈的,除了最小的李亮,刚上高中,剩下的都工作了,一个比一个强。
姥爷家人都发展的好,关键还是能让村里人挣钱。
在几个企业里工作或打短工就不用提了。去年开始,有胆子大的村民,申请了贷款,养了三五头猪。
几个月后,在入冬后没了青饲料,无法继续放养时,直接把猪买给了育肥场,还清贷款后,轻轻松松就落下几十块钱。
这几十块钱,都能赶上往年一年全家的现金收入了。
这不,村里许多家都决定,只要家里有个腿脚利落的老人,或者大点的孩子,就能每天放猪。等开了春就去买仔猪,没钱就贷款。
大年初二,是回门的日子。姥爷家这几年的传统,都是开门摆流水席。
今年姥爷家还多准备了许多菜,谁知道来的人是源源不断。11点开的席,没到12点,就感觉东西不够了,而且是桌椅碗筷肉菜粮,全方位的不够。还多亏几个儿子,到企业的食堂,拉来了各种存货才救了急。
来的人太多了,有企业的员工和家属,有临时工或希望以后当临时工的人,还有准备今年开始当家庭养殖户的。
不光是自己村里的人,西北旺乡公社,甚至其他公社的人都来了许多。他们倒没有空手,都或多或少拿着礼物。
最先给孙大海他们压岁钱的,是自家企业的职工。他们和孙家的关系,还没有到能直接登门拜年的地步,所以都来到姥爷家,给孙家人拜年,同时送上压岁钱,以此表达对孙家人的感谢。
孙家企业里的正式员工,收入高,福利好,其中又有昨天收到一元红包的人。他们有学有样的,给孙大海兄妹三个和还在上学的李亮,也是每人一个一元钱的压岁钱。
其他不知底细的人,以为是这里的传统,所以,一元压岁钱,成了这里的新规矩。
孙大海他们四个,真是收压岁钱收到手软。可人家当面说着拜年的吉利话,递上了压岁钱,周围一大群人看着。你不收的话,那才真是往死里得罪人。
最后,孙大海实在是受不了了,估计收到的压岁钱,开始奔着二百去了。无奈之下,祭出屎尿遁大法,和李亮一人抱起一个小的,狼狈而逃。
最后一数钱,光这小半天的功夫,他们每人都收到了一百多块钱的压岁钱。春节几天下来,孙大海的收入,成功地冲上了二百五。
手持巨款的孙大海,就开始盘算怎么花钱。这个年代,想花钱,还真不容易。
算了,等到初八和小伙伴聚会时,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