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不得不提(下)

作者:海里全是水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的他没有声张,揣着他干活时用的砌砖刀,悄悄地跟在匪徒的后面。在城外的一座破庙里,匪徒们把醒过来的老金头捆住,两个人商量对策。匪徒本来只是想绑票收赎金,结果现在和老金头直接照了面,俩人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先撕票,然后用老金头身上的物品,去向他家人骗赎金。他们不知道老金头是孤家寡人,以为宅子里是一家人。两个人点起火把,一前一后,拿着刀,押着老金头,准备到庙后面下手。

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孙承躲在墙角,手里紧紧握住自己的砌砖刀。当手举火把的匪徒经过时,他忍住没动。在后面的匪徒走过他的位置时,他才猛地窜出,从匪徒背后,直接用砌砖刀把他抹了脖子。

虽然解决了一个,但第二个匪徒也不好对付。孙承才16岁,在力量上比不得成年匪徒,好在他脑子灵活而且真敢拼命。他利用冬天身上衣服厚的特点,一刀换一刀,在身上挨了3刀后,终于把刀捅进了匪徒的眼睛里,杀死了他。

孙承在解开捆住老金头的绳子后,自己慢慢地软倒在地。快七十的老金头,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将孙承抱进匪徒留下的黄包车里,拉着他回了城。

回到城里,老金头也走不动了。不过,他有钱的优势就发挥了出来。他扔下旧车,重新招呼了辆黄包车,直接去了当时最好的一家教会医院。在他不惜血本,一掷千金的情况下,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药品都用在了孙承身上,总算把受伤严重,失血过多的孙承抢救了回来。

二个月后,身体痊愈的孙承,出院回到了家中。第二天,老金头广邀好友,在离家不远的会贤堂大摆宴席,隆重举办了认孙承为干孙子的仪式。

认亲后的老金头,仿佛焕发了新生。原来的他心里藏着事,总是显得有些郁闷。有了孙子,他就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了孙承。

老金头不姓金,他本姓齐,祖籍是山东沂临人。家中世代以中草药的采摘、贩卖为生。1860年以后,辫子国正式开禁放垦,解除东北禁封令,掀起山东贫民闯关东的高潮。已经分家的老金头的祖父,便带着刚成年的儿子,一起下了关东。他们出生入死多年,艰难地创下了基业,在大连安了家。几代当家的都秉承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原则做买卖,为人又豪爽讲义气,到老金头这第三代,生意越发红火,已经是当地的豪族。

1911年的老金头,事业兴隆,家庭美满,父母双全,妻贤子孝,而且,儿媳已经身怀六甲,家中马上就要迎来四世同堂,可以说处在人生的巅峰。

松田浩二,倭国一浪人。倭毛战争后,跟随在满铁守备队(即关东军前身)中任联队队长的叔叔松田春树,一起来到租借地连大。他依仗松田春树,四处找商号、大户,以打秋风为生。在老金头家几次要钱被拒后,恼羞成怒的他,起了谋财害命的心思。当时的连大,只是倭国的租借地,华倭两国表面上和平共处,倭人不像九一八以后那样肆无忌惮。

松田浩二伙同其叔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