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的对象,那便青云直上,财源广进了。
聪明一点的,立刻便知道这是个难得的商机,此时何必在其他细枝末节上与朝廷作对,赶紧规范整顿通过了考核才是正经。
为了搞清楚行业走向,他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自己派人去调查研究,分析资料。
也有人打科学院的主意,想用收买贿赂的办法,影响他们的判断。
殊不知,大汉帝国的三大学院,都是由皇帝亲自掌控,学术气氛之浓厚,甚至远远超出了太学等高等学府。
要想用金钱撼动这些地方,根本没什么可能。
为了杜绝可能出现的问题,刘志甚至下了一样奇葩的规定,凡是接到贿赂的,只要严格举报,便可以将钱落入自己的腰包。
但如果知情不报,还透露调查内容,对不起了,将会严厉惩处。
三大学院处于皇城外围,那里一向是龙麟卫控制监视的重点区域,谁也赌不起,因此这条路直接被堵死了。
转过来的建宁十二年,是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这是继当年大革变之后,又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年份。
分不清形势的人,将会从此退出历史的舞台,而那些搏浪而上,抓住了时代机会的人,将从此混得风生水起。
刘志也一改数年来不怎么关心政务的习惯,时刻关心着各项改革数据的变化。
只是这时代信息反馈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很多事情只能靠智囊团们根据情况做出预判。
消息的滞后性,给政策的检验带来的难度,无法及时将各地政策的实施情况统计出来,也就意味着无法及时进行调整。
一旦政策失误,那么就只能用此后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来印证,这个代价实在是太高了。
刘志忽然很怀念现代的互联网,如果他也能够有这么迅速而准确的信息传播手段,那得少走多少弯路啊。
只可惜到现在为止,他也无法正式发展电能,更不要说发电报打电话了。
转眼到了二月间,大汉开天辟地第一次教师资格考试,正式拉开了序幕。
由翰林院统一出题,龙麟卫负责考题的运送和考试监督,各地方上甚至出动了军队来维护考场。
可见对于这次考试的重视程度了,可以说这是除了科举考试之外,最隆重的考试。
这其中许多人本身就是进士,当年也曾参加过大考,但这次考试的内容,却与众不同。
考试分为两场,第一场基本都能猜得到,那就是学识考试,除了基本的经学和算术之外,更重要的专业知识考核。
大汉这些年来学校的分工越来越明确,经学教师,算术教师,礼仪教师,骑射教师等等,都属于术业有专攻之人。
而第二类考试的范围,却是十分新颖,考的是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