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长康元年

作者:共赏清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因为今年的气候不正常,自然灾害增多,刘志本就有心减免农民赋税,只是借着这个由头罢了。

此消息一出,天下民心大定,皇帝吉人天相,如此重症都能康复,实在是个奇迹。

天师教趁机宣扬陛下乃上苍之子,气运加身,可保佑大汉天下太平长安。

大灾之年必有大疫,这已经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虽然各地救灾正在紧急进行中,但作为朝廷中枢,却必须提前开始预防疫情。

十几年前的大洪灾之后,就曾经爆发过铺天盖地的霍乱,当时窦云亲赴灾区,与各地名医一起,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最终扑灭了瘟疫。

不仅如此,还从此将大汉对瘟疫的治疗和预防,带入了一个新境界。

这一二十年来,大汉虽然没能彻底消灭瘟疫,但在预防方面,却渐渐形成了制度化。

对于瘟疫来临之际的隔离政策,也深入民心,一旦发现苗头,当地医师第一时间就会将病人隔离起来,以免扩散。

再加上大汉的卫生理念也得到了不少的提高,动物尸体都不允许胡乱扔掷,必须挖坑深埋。

而且对于水源地的保护工作,也贯彻始终,一般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都会将饮用水与洗用水分开来。

但在水资源本身就匮乏的地区,却无法做到,所以还是不能从根本上阻断病菌的传播。

这些年来,伤寒、霍乱、疟疾、麻风病、狂犬病等等,一直都有小范围的爆发,只有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疫情罢了。

针对南方如今情况不妙,刘志立刻组织各部门召开朝议,这次与以往不同,还加入了太医院和医学院。

水灾之后,由于饮用水受到污染,最容易得的就是霍乱,再加上南方的夏天蚊虫肆虐,疟疾也比较多见。

因为暴雨倾盆,骤热骤冷,伤寒中的温疫,也有爆发的可能。

经过一番商议,一致认为应该迅速启动应急制度,此次由太医院和医学院牵头,发动学院的诸多学生一起赶赴江淮。

同时在全国各地,紧急征调医师,共赴国难,并要求各地都贡献一部分医疗物资和药材。

这次带队的是张芝,老一代的医师们,年岁已高,不适合这么高强度的工作。

所以派出的都是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医师,他们也是大汉医界的中坚力量。

临出发前,刘志特别召见了张芝,与他说起当年其师去江淮救灾,二人一席畅谈。

刘志与窦云二人之间,是刘志成全了窦云的一生,而窦云却以一生来报答。

如今张芝继承了老师的医术,也继承了他的医德和志向。

这世上有一种人,是真的大公无私,让人不得不感佩至此。

两年来,张芝跟着他的老师窦云,一直都在为刘志治病,也与陛下之间结下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