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刻不容缓

作者:共赏清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会日新月异。

当天,户部就下发了文书,从荆州和湘州调集粮食和冬衣入蜀,这两地都与蜀州相邻,是最近的援助了。

除此之外,京师洛阳的冬衣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调集之中,蜀州其实不缺粮食,主要还是缺少御寒的衣物。

按照大汉既定的救灾机制,相信蜀州本地的军队,早已在第一时间投入进去。

而且只要他发出求援,附近的贵州和湘州,都会尽快集结原地待命,只等朝廷文书一下,就会立刻赶赴灾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这是现代泱泱中华的传统观念,前世他作为一名湖湘长大的孩子,曾经听很多长辈说起过九八大洪水的事情。

所以他对这一点印象深刻,穿越之后,又恰恰处在多灾多难的小冰河时期。

因此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并把它作为救灾机制,用法律明文规定下来。

二十年来,得益于这一英明睿智的决定,挽救了无数黎民百姓的性命,也减少了无数因灾造成的损失。

只是由于信息滞后,救灾速度仍然不够及时,可若让临近州郡一接到求救便自行开拔,就会发生军队调动上的漏洞。

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就会出现难以收拾的结果。

还是那句话,只有解决了通讯问题,救灾滞后的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救灾特使李兹,在接到命令之后便迅速出发,丝毫也没有耽误,刘志又赶着派人给长公主刘华加送了一道命令,授权她在救灾一事上,可以暂行监国之职。

这样她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发布调令,不用担心因为消息延误而救援滞后了。

皇太子刘瑾一直亲力亲为促成救灾方案,他自知失误,差点儿误了大事,心内十分自责。

数天后,新年将近,刘志的喉咙发炎也好了很多,他发现胖大海泡茶喝,对自己的病情的确起到了辅助作用。

心里一高兴,特意下诏书给了陆奉和董昭一些赏赐,他们二人都是清廉之辈,不会贪污受贿,中饱私囊。

可作为朝廷重臣,开支巨大,因此日子都过得比较拮据,刘志体恤他们,时不时地就会找机会赏赐些财物。

一来表现自己的恩宠,二来也可以贴补一下他们的家用,为此他每次赏赐,都是些俗不可耐的铜钱布帛,直接可以拿来买东西的那种。

董昭又如何不明白皇帝的心思呢,他虽然嘴上不说,心中却很感动,越发严于律己,誓要做一个如老师李固那般的千秋名臣。

赶在本年度的最后一天,刘志赏赐给董昭的府邸,也打扫修耸完毕,总算是让他不用在客舍过年了。

樊超等人自带酒肉,去帮他庆贺了乔迁之喜,也算是帮他的新屋子加点人气吧。

因为西南雪灾的事情,刘志下诏元日庆典取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