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心腹之患

作者:共赏清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 看来那几个被杀的县令一点儿也不冤枉,都是咎由自取的。

“所以臣认为,应该平叛与赈灾同时进行,解决了温饱,谁还愿意跟着贼人卖命。”

陈蕃不懂军事,但他提出来的政策却一针见血,这才是问题的根源之所在啊。

思路一打开,自然也就越来越顺畅,刘志忽然想到大宋朝廷对付叛军的方法,对了,说好的抄作业的,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这样吧,直接在当地招募兵丁,只要一人当兵,就可以领三人的口粮。

以后剿匪完毕,这些人的去留全凭自愿。”

陈蕃击掌赞叹,“陛下这个主意妙极,还可以发布告示,凡是被盗贼蒙骗或要挟的贫民,只要自行脱离,无大恶者,既往不咎。”

这与李固之前的策略不谋而合,都是攻心为上,从内部分化瓦解。

刘志“嘿嘿”一笑,“若有举报恶贼藏身之处的,查明属实之后,一律重赏。”

两人相视一笑,陈蕃再次建议,“彻查当地贪腐舞弊之事,严惩不贷,重新安排赈灾事宜。”

“就这么定了,哈哈哈……”

二人一拍即合,三言两语间,便已经将天大的烦恼化为无形。

“等这次事了,你就不能再躲清闲了,我准备把你外放出去,在外面历练一番。”

——————

陈蕃双眼发亮,“臣就喜欢去下面办点实事,不知陛下打算把我放去哪里?”

“扬州。”

刘志的手指,落在了广陵郡上。

“广陵郡?”

这可是个令人闻风色变的地方,自安帝以来,至顺帝年间,短短十几年,扬州总共发生了大大小小十次民间起义。

其中广陵郡张婴的起义规模最大,涉及数万人,绵延达十年之久。

后来广陵太守张纲招抚了张婴,为他们分发土地,兴修水利,同时徐州刺史应志也实行了同样的政策。

再加上李固在荆州也招安了起义军,这次席卷数州的叛乱才得以平息下来。

但两年后,广陵太守张纲去世,顺帝下令清算旧账,张婴等人再次造反。

这一次虽然没有上次的规模宏大,但扬州、荆州,豫州等地却遍地开花,经过多次镇压,却一直迁延不绝。

直到他登基的那一年,才勉强镇压下去,但官府和平民之间的矛盾却丝毫没有解决。

这两年江淮虽然没有爆发大规模起义,但却小股匪患不断,更让人担忧的是邪教横行,信众广泛,他们所信奉的正是《太平经》。

他清楚的记得,再过几十年,灵帝期间将会爆发几十万人的黄巾大起义,严重削弱了东汉朝廷的国力。

从此后群雄割据,逐鹿中原,直接开启了风起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