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这些羌人不过就是想讨要点好处罢了,难道还敢真的叛乱不成。
“陛下,羌人以武相挟,年年如此,致使朝廷疲于应付,长此以往,必成大患。
以臣之愚见,应当给予迎头痛击,同时震慑西羌诸部,彻底解决隐患。”
新晋太尉尹勋的上奏,令得满堂皆惊,立刻便有人站出来表示反对。
“陛下,此举万万不可,我大汉与西羌相争已有百年,最近十年来,接连几场大仗,好不容易才争得目前的稳定局面。
有第五校尉和种州牧,皇甫将军等人镇着,臣相信羌人不敢造次,最多只是小打小闹罢了,还请陛下慎之重之。”
挺身而出的是大鸿胪孙朗,他所言也不无道理,立刻便有许多大臣附议。
综合起来就一个中心意思,大汉,打不起一场大仗了,弄不好西羌没镇压下来,还把自己给拖垮了。
看来这些人心里都有数,如今的大汉帝国,国库空虚,别说打仗了,连眼前的水患都无法应付自如。
刘志一直岿然不动,布置了这么久,如果一点事情还需要他这个皇帝亲自下场,那他还是趁早歇了这份疯狂的想法。
“正因为我大汉如今内耗严重,所以更不能纵容这些跳梁小丑胡作非为。
诸位都说西羌不敢打,可你们谁能保证他们会安分守己,若是弄得内忧外患,两面夹攻,到时候我大汉又拿什么来御敌?”
兵部尚书蒋前冷笑一声,针锋相对,一场唇枪舌剑就此展开。
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朝堂上的气氛顿时就紧张起来,相互间吵得不可开交。
御史大夫苏琮一直袖手旁观,他敏锐地发觉,几乎所有皇帝的心腹,都坚定地站在的主战一方,那是不是说明,此事经过了皇帝授意。
抬头看了看御座上的天子,隔着一排毓珠,根本看不清他的表情,但他的身姿却绷得笔挺,这明显是个准备出击的姿态。
今日的朝堂,恐怕会是个鬼门关啊。
他原本也支持保守派,但此刻却意识到形势不妙,聪明地选择了闭嘴不言。
和他一样发现情况不妙的,还有数人,他们无一不是浸淫官场十几年的老狐狸,洞察力惊人。
争论声渐渐地小了下来,缺少了黄琼这个带头人,其他人毕竟号召力不够,无法对主战派形成强势碾压,只能节节败退。
孙朗见无法说服同僚,眉头一皱,干脆直接把炮火对准了天子。
“陛下,您发一句话,到底此事如何决断?”
刘志勾唇一笑,意味深长,“朕要是发了话,诸位便会无条件支持么?”
众人一愣,陛下这是何意,怎么听着有些不对劲呢。
其他人立刻便感到了不妙,唯有孙朗昂然不惧,“臣忠心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