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彻查。
自扬州发生了刺杀州牧陈蕃的惊天大案之后,王畅立刻便赶赴江淮,协助他治理当地官吏,尚书府也紧急派出了邢部的官员。
刘志是下了决心,要把地方豪强给治理下来,不然大汉的吏治和土地政策,根本无法推行下去。
虽然现在他军权在手,但对于地方上的掌控力度,依然不够,到目前为止,他还是无法强硬推行新的土地政策。
只能采取投机取巧的方式,哪里出了事就重点整治,一块一块的来,免得引起士大夫阶层的全面反弹。
东汉的世家多如牛毛,并未如南北朝时期一样,出现足可以动摇朝廷的超级大世家,他们之间也并不团结,各自为政。
只要不涉及整个阶层的根本利益,谁也不会愿意替别人出头,何况刘志每次搞大动作,都是师出有名。
这次禁铁令,他主要还是针对的边境,为了给乌桓部落的千台伯德下钓饵。
所以在执行的时候,除了并州和幽州边境,其余的地方都敷衍了事。
这般雷声大雨点小,之前激烈反对的臣子们一看,没啥事,这不还一个样吗,原来陛下也只是做做样子啊。
算了,陛下任性,他爱闹就让他闹去吧,只要不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他想怎么做都可以。
这才三四个月的时间,他们渐渐地就已经习惯了皇帝的任性妄为,天马行空。
现在无论刘志说出什么奇谈怪论,做出什么惊人之举,他们都不会吃惊了。
反而是淡定自若地与他讨价还价,能挣得一分好处是一分。
刘志也摸准了他们的心思,总是漫天要价,等他们口沫悬飞砍了一半下来,自己再勉为其难的答应。
这样他们还沾沾自喜,觉得皇帝也不是那么难对付的,只要他们据理力争,天子总会让步的。
果然,这世上什么事情都能习惯,只有利益才是永恒不变的。
并州和幽州边境的禁铁令,是执行得最严格的,当地的大户们一开始也坚决反对。
甚至还发展到联合起来,武装阻扰,开玩笑,没了兵器,他们岂不是成了待宰的羔羊,那些穷凶恶极的乌桓人一来,拿什么去抵挡。
可朝廷这次却十分严厉,直接调集大军过来进行了镇压,拿了几个跳得最凶的做伐子,杀一儆百。
古时候讯息不发达,谁也不知道这命令就是针对本地的,只以为天下皆如此。
抓了一批人之后,他们也怕了,再说朝廷也承诺增加兵力在边境巡逻,并且还答应与乌桓谈判,尽量保证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几下里一综合,一个个没了带头人,渐渐地地便怂了,哪怕心里头一百个不甘不愿,可谁也不愿意做这个出头鸟。
自从八月间下了禁铁令,只大半个月的时间,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