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土地改革

作者:共赏清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居住。

手工业者和经商者可以迁居到常住地点,不再强制局限户口。

另外,对于家中奴仆的税收,采取了阶梯制度,高于五十名奴仆的加三分之一的税收。

而高于一百名的,加一半,高于二百名,加一倍,五百名以上加两倍,千名以上加三倍。

鉴于王莽的教训,刘志没有生硬的要求收回世家土地,而是修改了收税方式,让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

这些措施,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增添了国家税收,唯一不满的是世家豪强,但由于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也选择了隐忍接受。

刘志与他的参谋团们殚精竭虑,听取了多方意见之后,才出台了这些政策。

时间点也正好,选在了整顿吏治之后,不然的话,光是分配土地这一关,就没办法执行。

刘志下诏三令五申,如果清查土地和分配期间,被举报查实有舞弊之嫌,将严惩不贷。

至于五年国家计划,今年的基本上已经定了,光是土地新政策的执行,就需要大半年的时间。

还有常规的春耕秋收,以及大量的水利工程,劳动量庞大的垦荒任务,各地方官的事务早已被填得满满拍拍。

且垦荒和水利工程,都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必须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下进行。

这时代没有机械,全靠人力肩扛手抬,修个普通大小的水库,都要好几年才能完成。

不过,火药的研制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差不多已经有了比较稳定的配方。

将来可以运用到炸山和修路上,到时候可以大大提高水利工程的修建效率。

不过这暂时还是秘密,他不打算说出来,毕竟火药在目前最主要的用途,还是战争。

到现在为止,知道他雄心勃勃,想收复西域和辽东、辽西以及崖州的人,还少之又少。

当然,如果进一步打通丝绸之路,重新开始丝绸和瓷器贸易,那就更好了。

再大胆一点,开海路,进行海上贸易战争……大汉说不定可以成为地球的中心,真正的天汉之国。

咳咳,那都是后话,只能说有那么一种可能,如今的他还是按部就班,一点点来吧。

一个有梦想的皇帝,总比碌碌无为的好,不是吗?

所以,大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上都围绕着提高农业生产这个主题。

首先要把肚子填饱了,才可能考虑其他的。

治理大泽,修筑江堤河堤,修建多个水库,督促农业生产,提高产量和效率。

如何防灾、减灾也是个重要的课题,无法回避。

毕竟这些年来,各种天灾接连不断,几乎已经成为常态了,修筑水利设施,本身就是为了应对旱涝灾害的发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