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达官贵人们才有资格见到,他们这些小老百姓根本无缘目睹。
张天师老神仙的美名也不胫而走,使得天师宫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之内,便香火鼎盛,其规模远远超过了白马寺多年的苦心经营。
如今好不容易才有机会亲眼目睹,谁也不想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盛况。
至于白马寺那边的仪式,几个沙弥敲敲打打,有什么看头?
然而,午时正,仅仅一个出场方式,就让众人大开眼界,张天师一袭青色道袍,一贯的仙风道骨,飘逸出尘。
顺着阶梯一步步走来,此时城楼上忽然有五彩缤纷的花瓣随风飘散,此情此景,真如神仙临凡。
台下的不少信众都赶紧稽首相拜,表达自己的敬意。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白马寺的主持慧安的出场,同样让人大开眼界。
只见他身着雪白的僧袍,容貌俊朗出众,手持光芒闪烁的法杖,踩过朵朵雕琢精美的白色莲花。
最后盘腿坐在一尊洁白的双层玉雕莲花座上,端的是宝相庄严,丰神俊朗。
瞬间迷倒了台下一众少男少女。
要知道此时的佛门还比较低调,传播度也不够广,而且大部分人的僧人都是胡人出身,很少有汉人出家。
当时的汉人受儒家思想熏陶比较重,讲究个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轻易损坏,不然就是大不孝。
而佛门必须剃度,又不准婚配,而且出家之后更是要斩断与父母间的亲情。
这就触犯了许多汉人的行为道德标准,尽管当时的统治阶级认同了佛教的地位,但很多皇帝都严厉禁止汉人出家。
这也直接导致了佛教的传播范围和受众过于狭窄,而道教哪怕才刚刚诞生,但有数百年老庄思想的熏陶,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
直到魏晋之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人们对当时的现状产生了深深的绝望和疑问,痛苦不堪,急需寻找精神寄托,佛教这才崛起。
正是因为佛教的转世因果之说,让人们寄希望于来生,才使得大量汉人纷纷皈依。
而道教的神仙长生之说,太过飘渺,而且人生苦痛。活得久岂不是更绝望。
至此之后,佛教彻底的压过了道教,成为在我国传播最广的宗教流派。
但在汉代这种情况是颠倒过来的,再加上刘志的刻意引导,所以信奉道教的人十分广泛。
之前京师唯有佛教,现在突然冒出个道教来横空出世,把它原本就为数不多的信徒又抢走了一半。
这让白马寺的主持惠安,顿时就感到了危机,再仔细研究了张天师的出道经历之后,决定来个模仿。
低调的传播佛理,看来是抢不到香客了,还是高调一点的好。
于是一场暗地里龙争虎斗的祭天仪式,就此展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