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施礼拜见。
“诸位不必多礼,我与尔等一样,都是贫苦百姓出身,自然也懂得你们的苦楚。
无论何时,受苦受累的总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所以,非常时期,我们才更应该保护他们,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儿。
诸位以为如何?”
一番话所说的几人热血沸腾,他们本就是些性格偏激之人,容易情绪化,只要对了眼,乱命一条也在所不惜。
“太守器重,是我等的福分,请放心,我等必不辱使命,谁敢在非常时期作乱,还得问问我等手中的刀会不会答应。”
他这一表态,整个事情就算是定了下来。
陈寔又与他们匆匆交代了几句,安排了个属下交接,便急急忙忙的走了,有太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做,千头万绪,实在没时间耽搁了。
且不说他在泗水郡如何殚精竭虑,治理疫情,此时京师洛阳,刘志也在为了第三批救援物资,在与朝臣们扯皮。
因为上次答应过不再私自做主,所以此次便经过公开讨论,臣子们异口同声决定救援。
人命关天,何况这是成千上万条生命。
可以背地里冷漠相对,甚至在关键时刻直接放弃他们,但却绝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堂而皇之地说出来,否则就会受到千夫所指,声名狼藉。
所以他们不得不同意救援,这也是刘志早就猜测到的结果。
但具体该如何救,又能救到什么程度,若是事情没有转机,又该不该适可而止。
免得因小失大,为了一地一城之民,耽误了整个国家的安危。
这些理由说起来也都是冠冕堂皇,似乎人人都是一心为国。
朝堂上吵成了一锅粥,但大部分的人都倾向于有限度的救援,保住其他为被感染的百姓,才是正道。
如今大汉的疫情,已经渐渐瞒不住了,许多世家阶层都得到了风声,京师之中,早就是人心浮动,人人皆知了。
现在民意汹涌,要求朝廷立刻封锁九江郡和泗水郡一带,防止疫情向四周扩散。
而对于救援与否,他们却持悲观的态度,按照以往的经验,救与不救的区别不大。
到最后还是要靠自己的命硬挺过去,所以太多的救援,只能说是在浪费物资。
反而令得国家粮食和药品短缺,人心惶惶。
众朝臣大有挟民意逼迫刘志低头的意思,这一次,他们要坚持到底,不能再放任皇帝任性妄为了。
刘志冷眼看了半天,见朝中几乎从上到下,清一色的反对意见,便知道无法坚持己见了。
他也没打算说服他们,这种隔了一两千年时光的理念和见识,根本无法用语言来填补。
“诸君的意见,朕都明白了,如今国库空虚,不能为了九江郡和泗水郡弹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