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数年前的激烈反对相比,现在他们对于大汉军队的战斗力,信心十足。
至于没钱没粮?
怕什么,那会儿大汉比这更穷,不是也发动了辽东、辽西之战,还大获全胜了么。
如今与那时候相比,已不知强了多少倍,有什么好担心的。
不知不觉中,大汉人的骄傲和荣誉感又悄悄地回来了,只有强大的军事和文化上的胜利,才能让人产生如此强烈的优越感。
决议一下,立刻由兵部发下了文书,户部与吏部也同时配合行动,工部紧急调动武器存货。
但工部仓库中只有冷兵器,弓箭、横刀、长枪,铠甲等等,最核心的火药武器却一直掌握在直属于皇帝的内务府中,没有陛下的亲笔手书,不得调动。
一声令下,各部分都开始行动起来,筹措粮食,运送武器,整顿兵马,准备船只……
这一次刘志可没打算偷袭,大大方方的递交了战书,将对方称之为叛贼,让他们限期归还国土,既往不咎,否则便自己动手取了。
安南当然不会理,要还的话早在掸国等归附之时,他就软了调。
弹丸小国,之所以有如此胆气与庞大强盛的大汉相抗衡,所倚仗的不过是天遥地远,道路不便罢了。
安南还有一个大杀器,那就是毒虫猛兽,以及热带雨林的瘴气。
顺帝时,安南叛乱,前去平叛的军队就吃了这个大亏,所以才会铩羽而归。
因此,这次出征还需要太医院的配合,准备了大量的驱虫药粉和治疗瘴气的药物。
除此以外,太医院也派出了三名精于解毒的医师,以及几十名医学院的学子。
外伤方面自不必说,有专门的军医随行,到了交州,又从本地征调了十几名擅长对付毒虫瘴气的医师,做好了万全之策。
由于道路难行,赵恺要比陆奉先出发,到了交州与安南交界处,又高薪征用了许多本地猎户。
山林中危险重重,而这些猎户是最熟悉此中情况的,有他们做向导,要少走许多弯路。
赵恺也不着急,逢山开山,遇水搭桥,一路都以稳妥为主,决不冒进。
安南派出了大量探子,在他们前进的路上设伏,那真是花样百出,什么驱赶林中猛兽和毒虫攻击,什么在水源中下毒,在必经之地大量挖陷井或者埋锋利的竹刀……
只是这些花样他们几十年前就玩过一次了,再玩一遍自然效果大打折扣,汉军刻意研究过他们的招数。
每一样都商议出破解之法,所谓的猛兽最好对付,霹雳弹一出,简直就是它们的最大克星。
不管是老虎还是野猪,一弹过后,即便不死也被吓得魂飞魄散,以后看见大汉军队便望风而逃。
毒虫和瘴气方面,由于准备充分,伤害也不大,虽然有点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