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作者:共赏清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些性子激烈,算不得什么大毛病。

刘志对于几个儿子都差不多,管理得比较严厉,他可不想自己的孩子未来跟刘悝兄弟俩差不多。

郑玄就任之后,先花了一段时间,了解他们的性格和进度,这才慢慢地因人制宜,分别教导。

一段时间之后,刘志特意趁着过年家宴的机会,对几个孩子的进度进行了考察。

他发现郑玄的教育卓有成效,这成效主要不是表现在知识的积累上,而是对于自我性格的开发和认定。

譬如性格有点小激进的刘维,就在积极向上和偏激之间找到了合适的平衡点。

从而将本身不太讨喜的性格,立马变为蓬勃有朝气。

还有将责任感看得重于生命的长公主刘华,也开始思考个人命运与家族和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

性格有些过于伤春悲秋的小淑女刘袖,也开始慢慢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大境界。

少年老成的刘震,也明显的变得开朗了不少。

怯懦羞涩的刘颖,居然敢跟他这个父亲撒娇了。

两个调皮捣蛋的双生子,居然也能静下心来,开始认真读书。

这些改变都是显而易见的,让刘志深感欣慰,一个优秀的教师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不外如此了吧。

看来这个太子太傅,他真的没有选错。

太子太傅的官阶并不低,只是没有实权,将来若能辅佐太子登基,便是妥妥的太傅,一品大臣。

而且这种伴随着太子一路成长的太傅,可与马融这种半路为师的,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一般都能够得到新皇帝的尊重与依赖,可以参与到国家治理和国策制定中去,是绝对的大权在握。

其职权甚至相当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所以这个人选的道德品质十分之关键,关系到未来国家的走向。

郑玄的个人品德,早已经受过历史的考验,这一点毋庸置疑,刘志也很放心。

鉴于东汉历代帝皇寿命都比较短暂,朝中已经隐隐约约开始有声音,希望他能尽快立储。

历史上桓帝刘志寿命也不长,只活了三十六岁,而他今年已经三十二岁了。

可刘志却不相信自己会重蹈覆辙,毕竟这些年医学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而自己又十分注重养生和锻炼。

相信即便不能活到七八十岁那样的长寿年龄,最起码也不会三十多岁就英年早逝吧。

孩子们年纪还小,现在就立储的话,对于他们来说,太不公平,何况暂时也看不出来谁更合适。

一国之君可不是闹着玩的,也不是他喜欢谁就立谁,还是要看谁更适合站在这个位置上。

因为年中举行过大庆典,所以建宁六年的元日大朝贺,一切从简,只有留在京师的外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