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自建坎子沟

作者:秋刀煮鱼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活么。

林易这个人,心其实不大。对方咬定1400万不松口,林易就放弃了,还不如自己建。

回到九龙溪古镇,林易再跑了一趟镇政府。

九龙山这边适合建渔场的深山峡谷挺多,没必要在一个地方耗着。

招商办主任办公室,林易的小舅正在和李主任喝茶。

“舅舅……”林易喊道。

林筱看到了小舅,也看了一声:“小舅。”

林易他们的小舅是公务员,镇林业管理站的站长。

“你们去看过老九渔场了?”小舅问。

“嗯。”

“罗小九要多少钱?”

“1400万。”林易道。

小舅瘪了瘪嘴:“就那个渔场,他还真敢要价。老九渔场的土地使用期还有6年,1400万,太高了。对了,你们是自己开渔场还是给别人看的?”

“我们自己开。”林筱说。

“石坎子那边,租出去了没有?”小舅看向李峰,道。

李主任摇了摇头,有些为难:“那块地有人看上了,再谈。”

“谈什么谈,就给我侄子了。”

中午,陈建国请李峰到外面的吃了一顿。

下午,李峰就带着林易去了一个叫石坎子的村子。

石坎子在九龙溪上游,距离小竹沟9公里。

石坎子现在已经没有人居住了,也就没有水路土,只有一条长满杂草的土路。

石坎子在更偏远的大山。这个偏远,说的是石坎子周围没有别的村庄……

距离石坎子最近的村子就是小竹沟隔壁的瓦子村。水泥路到瓦子村,再从瓦子村到石坎子,7公里左右,一条老土路。

那条土路很久没有人走了。林易的皮卡车也只能开到半路……道路上长满了杂草,还有小灌木也长了起来。

从车上下来,林易和招商办主任步行进去。

“石坎子村原来有76户人家。这条路,还是十年前开挖的,当年扶贫,本来要将水泥路修到石坎子村,后来发现石坎子村没有年轻人了,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市里下派的工作组和我们镇上研究后决定将石坎子村整体搬迁出来。”招商办主任道。

“老龙山的石坎子村?”林易问。

“嗯。”

“老龙山的石坎子村、大王村、李家屯等等,全都是大山里搬迁出来的村子。也因为这样,大龙山的茶叶种植规模扩大了1.4万亩多。”李峰笑着道。

风景区,森林保护很严格。原来的大龙山只有几千亩茶山。后来不断将村子从大山里搬迁过去,如此才扩大了茶树种植面积,形成了九龙山茶这个品牌。

走了大半个小时,来到石坎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