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再简单一些

作者:秋刀煮鱼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山谷里养特种鱼。

多数特种鱼不宜建造太大的鱼池,但某些特种鱼,就需要比较大面积的鱼池了。

坡上3块土地,分别是1.6亩,0.9亩,0.5亩。

0.5亩土地在最上面,约330平米,可以建一些亲鱼池。

剩下土地就建成鱼塘,养细鳞鱼。

“坎子溪上游建溪水坝,能保证冬季有足够的流水不?”将上坡土地用途确定下来,林易问道。

“当然。要不我干嘛费那么大的劲?”林筱特别不满林易否决了她好不容易做出来的设计。

“那水坝是一定要建的了。”

坡上3亩养细鳞鱼。

老屋基2亩左右,做成了7个鱼池,每个鱼池里面又分出一个个10——20平米一个的小池,养溪石斑。

谷底1亩,那是沿着山边开垦出来的狭窄农场,最宽的地方也就10米左右。并不是整块土地,而是很快多小小的田地,也就是农村的自留地。

对于农村人来说自留地并不陌生。但对城市人来说,应该很多人不知道自留地的说法。

自留地,指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土地统一经营后,分配给社员使用的少量土地。多用于种植蔬菜。

自留地的面积都很小,通常不超过1分。1亩=10分,1分地等于66.7平方米。

谷底都是自留地,一块块长条形状的小土地,在谷底,两边都是陡峭山坡……

自留地区域可以养石爬子。

将土地用途决定下来,并叮嘱林筱不要再改了。

如果要林易自己决定,山坳的土地,他都懒得开发。只建山谷的特种鱼养殖区……

山坳大水田可以建成5个大鱼塘,每个大鱼塘10亩左右。这个可以考虑保留,但梯田区域,他是绝不会开发的。

梯田区域因为引水方便,适合养雅鱼。

但整个坎子坳,梯田有一百八十多亩,对林易来说,面积太大了。弄那么多,今后必须请专业的人过来……

确定了山谷区的方案,离开山谷,林易看着外面的山坳:“要不,梯田区域就不要开发了。”

“你还想不想赚钱了?投资那多么,你究竟想做什么?”林筱拿她的大哥也是无奈。

“建梯田养殖池,这个的投入也大。这里的环境挺好,将梯田平整一下种植果树……将雅鱼池的钱节省下来好好规划一下沟渠。”

山坳上,土路。

土路右侧就是老溪沟,是当年村民挖出来的水沟。水沟底下已见岩石……玄武岩。

黑褐的玄武岩,九龙山最常见的岩石。很多山体都是玄武岩构成……

“放弃雅鱼池,多余的钱用来改造环境。比如扩宽溪沟,让路边溪沟成为天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