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午后闲谈

作者:秋刀煮鱼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吃饲料,但实在太饿了,也会游过去进食。

其实以爬鮡的价格,一直喂它们红虫、蚯蚓等等,养大了也不会亏本。再说爬鮡特种饲料,那价钱,也是贵的一批,不必红虫便宜。

可一直喂红虫这些,养殖过程中容易出问题。喂饲料,就安全得多。

喂饲料,难就难在开口期。只要度过开口期,就好了。

“9号,你的爬鮡苗,多大了?”爬鮡交流群,7号,都江龙溪沟渔场。

“最大的一批,3毫米。长得太慢了。”陈放在群里打字了出去。

“之前跟你说过的,卖一些爬鮡苗给我。”7号道。

7号一直想买爬鮡苗,很早就和陈放说过了。他也从磐江爬鮡基地买了一些苗子,但只有2000尾,还特别贵。

“我这些苗子还太小了。”

“私聊。”

午后,院子里。

陈放躺屋檐下,吹着电风扇,旁边是一壶雨前春茶。喝了口茶水,陈放犹豫了几秒钟,添加了7号成为好友。

前几天,杨教授来了一趟大竹村,从陈放这里拿了十几条云山细鳞鱼的鱼苗,也参观了陈放的爬鮡养殖,同时和陈放签了一份爬鮡苗的采购协议。

陈放这儿的爬鮡苗,是磐江爬鮡繁殖研究基地的几十倍还多。

杨教授他们那边,爬鮡出来的爬鮡主要用作河流放生,少量流入市场,用以人工养殖。

爬鮡的人工养殖,技术上很不成熟。群里的7号,那也是个大老板,在都江堰那边,主要养鲟鱼。7号的场地很好,鲟鱼养殖池,随便改动一下就能养殖爬鮡。他那边也有养殖的爬鮡,就是规模,太小了。

7号长期收购野生爬鮡,要活的,高出市场价不少。但收来的野生爬鮡,存活率是个超级大难题。

“您好,我姓白,白歌。”7号发来消息。

“我姓陈,陈放。”陈放也报了姓名。

“杨教授说,你的爬鮡苗很多。但你的场地,不大。我是养殖鲟鱼的,有2万平米养殖池,养殖池是活水,理论上可以养殖爬鮡。并且也做过尝试,确实能养殖爬鮡。咱们可以合作……”7号知道陈放不想卖出爬鮡苗,提出了合作方案。

7号那边养殖的是取卵鲟鱼,专门供给某鱼子酱品牌的。可那个鱼子酱品牌建立了自己的渔场……

7号也很早就有转型的想法。

2万平米养殖池,每个池子200平米左右,他是有一百个养殖池。现在还有50个池子养着鲟鱼,剩下的池子,里面全都是特种鱼。比如雅鱼,哲罗鱼……

鲟鱼场,自然是有专门的技术人员。他的公司几年前就尝试繁殖爬鮡了,但太难,至今没有取得大的成果。

在四川,爬鮡的市场很大。这种鱼味道鲜美,肉质细嫩,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