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的是,那个叫张三的衙役一看风向不对,祝大人恐怕是完蛋了,竟当堂反口,说之前所说的真凶一事,实乃祝大人威逼利诱,不得已而为之。
“陌大人,我家表兄李四本就是个惯犯,且嗜财如命。
祝大人利用了这一点,私下里找到小人与李四,许了小人一百两银子,李四五百两,让李四担下杀人之罪。
一开始李四不应,毕竟杀人是要偿命的。
但是祝大人说,这只是配合演一场戏,让李四拿着银两远走高飞,到时县衙再装装样子予以通缉……”
张三这么一开口,又有衙役站了出来,揭发祝连海下令将莫氏灭口一事。
同时,还揭发了祝连海与一帮富商勾结所做下的累累恶行。
这些口供,陌子鸣皆命人全部记录下来,作为呈堂证供。
虽说他无权定祝连海的罪,但,有了这些罪状,祝连海父子恐怕是死罪难逃了。
当日下午,府衙文书先一步抵达,命县丞暂且代理县令,并将祝连海父子二人收押,等待吏部文书下发再做下一步处置。
有陌子鸣亲自搜集的罪状,这父子俩的下场可想而知。
次日一早,陌子鸣一行在百姓的夹道欢送之下离开县城,继续行进。
另一边,钱塘县县衙以及一众乡绅为了迎接陌子鸣回乡,可谓是煞费苦心。
不仅在城北郊官道边建造了一座高大的迎官亭,同时还在城内立了个高大的石牌坊,最上方有几个醒目的大字:状元故里。
毕竟,这对于钱塘百姓,特别是读书人来说也是一种荣耀。
“来了来了……”
当陌子鸣一行远远出现时,有人忍不住激动地吆喝了一声。
一时间,人群开始骚动起来。
此次前来迎官亭迎接陌子鸣的不仅县衙、府衙的官员,还有数十官兵以及钱塘县的乡绅名流。
官道边,还有不少前来看热闹的百姓。
待到队伍走近之时,在府衙官员的率领之下,一行人浩浩荡荡迎上前去见礼。
“我等在此恭迎陌大人衣锦归乡……”
“恭贺陌大人金榜题名,高中状元……”
“呵呵,辛苦各位,辛苦各位……”
陌子鸣上前拱手回了一圈礼。
随后,如众星拱月一般在一众官员的族拥下向着城内走去。
前方一帮衙役有的高举“肃静”“回避”的牌子,有的敲锣打鼓,最为醒目的则是其中两个衙役所抬的一块木匾,上书“状元及第”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对于寻常人家来说,这块匾可谓是光耀门庭之匾,福荫子孙后代。
一入城,陌子鸣方才发现家家户户门口皆挂着灯笼与彩纸,也不知是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