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作了一幅画赠予陌子鸣。
来而不往非礼,陌子鸣也题了一首词回赠: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唐泊虎此行,迅速在江南一带传开,成就了一段佳话。
陌子鸣所作的诗词,也如插了翅膀一般开始迅速传播……
特别是那首《雨霖铃》更是深受欢迎,从江南一带传开,传到京城,传到四面八方……被人誉为年度金曲。
这也令得陌子鸣名声高涨,颇有一种与江南四大才子竞相争辉的趋势。
当然,这只是一时的热度。
毕竟江南才子的名声是经过多年的积累,而不是仅凭一两首诗,一幅画什么的就能坐稳四大才子的宝座。
名气大了,前来拜访的人自然更多。
陌子鸣不胜其烦,干脆在大门外张贴了一张告示:备考会试,不便见客!
会试,一般是在乡试之后,次年三月在京城举行。
算起来只有四五个月时间了,如若遇上路途遥远的,还得提前两三个月出发,时间的确很紧凑。
因此,看到告示之人也只能遗憾离去。
实际上,陌子鸣并没有打算参加次年的京城会试。
因为机会只有一次……倒不是落榜了就不能再考,而是他的目标定的极高。
一般人只求上榜,毕竟上榜之后又算是迈了一大步,由举人晋级为进士。
理论上,成为举人之后便有了做官的资格。
但,机会很渺茫。
除非有过硬的关系,或是家里有钱,舍得花钱打关系。
但成为进士就不一样了,不出意外的话几乎都能踏入仕途。
比如外派到某县当个从七品的县丞,甚至是七品正职县令也是有可能的。
简单来说,举人相当于朝廷体制的备胎。
陌子鸣之所以不去参加会试,原因是他有把握上榜,但却没把握高居一甲,毕竟参与会试者多的是学霸……
按照科举的传统,会试之后,上榜者还得继续参与殿试。
殿试其实是一个排名次的考核,正常情况下不存在落榜一说,哪怕考最后一名也会获得进士的功名。
排名从大的方面讲,分为三甲,也就是一甲、二甲、三甲。
其中一甲为三个名额,赐“进士及第”,也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人生四大喜之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