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夕阳独照紫禁寒

作者:一万只熊猫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父皇……”颙琰见听他说这话,伤心悲凉更甚,心里一酸,眼泪几乎淌出来,已经带了哽声儿:“您别这么想……听着叫儿子难过……前儿您练剑时候,气色身子骨儿不亚寻常四十岁壮年人。儿子和和珅在一边私议,儿子说您能活一百岁,和珅说还不止,至少一百二十岁……咱们大清有您在,您就是儿子们的靠山。北海贼只是嚣张一时,赵新那厮上苍定会降下雷霆收拾他,有您,再难的事儿总都能化解开的……”

乾隆由他轻揉细按,又透了一口长气,伸手在颙琰的手上轻轻拍了拍,又垂下来,叹道:“你也是饱读史书的,活过七十岁的皇帝自祖龙以来只有三个。你说一百岁是孝心,他说一百二是奉迎……”

颙琰道:“不是奉迎,儿子听着是真心话。”

“奉迎也好巴望也好,是真心就是忠孝。”乾隆停顿了一下,轻声道:“那件事,该着手做了。”

颙琰的手停了一下,有些吃惊的道:“是不是太早了些?”

“不早了。东省离京城不过九百多里,北海贼若是再来一次兵犯大沽口,那他们就真的不会走了。福康安那边需要人手,毕竟才灭一国,人心不稳,现在必须得送些人过去。长麟两次遇上赵新在任内作乱,实属运气太差。此人在江苏巡抚任上擒治强暴,禁革奢俗,敏于任事,让他去廓尔喀,能帮着福康安绥靖地方。再者他还是宗室朕是上不了雪域高原了,到时候只苦了你啦!”

颙琰恍然,这才明白乾隆发作的背后还藏着这样的手段。另外长麟跟和珅不对付他是略有耳闻,如此看来,乾隆是在为自己以后铺路。想到这里,他心里顿时变得滚烫。

乾清宫里发生的这一幕,到了晚间就传进了敬事房副总管太监李秋澄的耳中。到了第二天的傍晚,一名下值出宫的厨子走进了前门大街上的“东鸿泰”茶馆。

别被影视剧骗了,清宫御膳房的厨子可不是太监,他们和所有在宫里当差的大臣一样,下班后也是各回各家,并不居住在宫中,出入宫禁都要佩带火印腰牌。根据后世的清宫档案,以乾隆三十八年为例,内务府所属的七司三院共向各类书吏、杂役、工匠发放的腰牌总数高达7468面。

那厨子找了个偏僻的位置坐下,喝了半壶茶听了一段戏后便离开了。他前脚起身离开座位,还不等伙计收拾桌子,后脚就有一个中年人坐了过去。那中年人要了一壶瓜片,两碟干果,等伙计收拾完桌子转身走后,中年人不动声色的在椅子下面摸索了一会儿,很快就摸到了一个小纸卷。半个多时辰后,他也起身离开,回到了不远处“黄升泰”铺子的后院。

夜幕时分,凉白的月色静静的照着偌大的北京城。一根将近三米长,顶端挂有菱形天线的竹竿在“黄升泰”的后院里被人立起,伴随着厢房里响起的滴滴声,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北海军情报局便获悉了清宫里的事。…

乾隆五十八年正月二十一,是京城各部衙门开印办公的日子。与此同时,一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