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的分辨率并不是太高,毕竟,虽然制造的是一个可以自由行走,可以惟妙惟肖的混入人群的类人型机器人。
但是受限于当时的物质条件,在制作赵国梁的时候,作为他两只眼睛的摄像头分辨率,也实在是不可能太高……并且安装以后还发现:两眼的摄像头分辨率,还是不一样的。
不过由此也逼着赵国梁研发了一种双眼视觉补偿技术:唔,就是那种和近视眼镜的原理差不多的一种视觉调整补偿技术。
结果,有些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通过两个分辨率不一样的摄像头所看到的影像,在经过补偿以后,反到还具有了更多的,也更强的视觉立体感和层次感,以及,美感。
摄像头拍摄的速度同样也不是很快,因为摄像头在物理上就并没有具有高速摄影的功能——考虑到自己日常陪伴着老爹去参加航展的过程中,也应该用不上这种能力,所以赵国梁也就没有再多花心思去开发出相应的补偿程序。
这样也就导致了在整个视频过程中,根本就没有看见对方开火以后,那些炮弹向着这边运行的弹道轨迹画面——也就是说,根据疑罪从无的判定规则,从画面上,其实是并没有办法百分百的确定,对方确定就是向着自己开火……向着摄像头目标所在的方向开火了的。
能够看见的只有对方迎面冲过来,然后空中机炮不停的开火,枪口喷射出的枪焰闪烁,出膛的炮弹烧灼了空气所带出来的红色扇形轨迹……
以及,根据那些被拍摄出来的炮弹的弹道密度,大约的估摸计算一下的话,也还是能够清晰的分辨出:在对方的机炮,扫过正对着摄像头的方向的时候,那一管的机炮,并没有做任何的停顿。而是按照它正常的激发频率,开火了。
……而且根据之前的炮弹的弹道轨迹,根据机炮的激发频率,根据飞机的旋转半径……综合以上,也还是可以通过计算得出,有一发的炮弹,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正会正正的,划过目标,以及他的附近位置:还是那样的一句话,没有高速摄影,其实,依然是无法确定对方的炮弹正正击中这边的目标的。
毕竟,在那样的一片大海上,能够影响到一架高速运行的飞机命中率的元素实在是太多了:包括海风,空气密度,空气湿度,飞行轨迹,在那一瞬间的时候飞机的稳定性等等。
或许,这一发被计算出来的炮弹有可能会击中赵国梁。
或许,这一发炮弹也会在赵国梁的身体两侧,从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上,一闪而过。
却并没有给他的身体带来任何实际的损伤。
或许,这一发炮弹,会击中赵国梁的某一个无伤大雅的末梢肢节,然后在局部产生一处击毁伤或者烧灼伤——如果,不继续的看看后继的赵国梁胸口被击中后,那一个碎屑纷飞的场面的话,这个理论上的安全场面,也还是有可能存在的。
如果真的辩论起来的话,这些都是可以被作为呈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