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专访

作者:月亮有个坑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成功杀入线上二十八强,创下了东安历史上最好成绩。”

肖一若跟着她在鼓掌,后期播出的时候肯定会加上欢呼和掌声。

郑秋曼的话也没毛病,当初她参加的时候止步于三十二强,是最好成绩,被淘汰的十六人没有排位,肖一若如今直接是二十八人,真要算,确实高了几位。

对于东安一姐来说,这点胸怀还是有的。

“心情怎么样?”郑秋曼笑着问道。

“现在平静不少了,我们组是拿了第一,最后一个宣布,今年的规则有些变化,七组人淘汰四组。”肖一若表演出了心有余悸的感觉:“从第三名开始公布,然后第二,人家晋级了,在那欢呼庆祝,说真的挺不是滋味。”

“羡慕?”

“可以说嫉妒了。”肖一若笑了笑:“两个队伍晋级,剩下四个抢最后一个席位,心里真没底儿。”

“是不是还得假装开心,为他们祝贺。”郑秋曼调侃。

“还真有一些,我这个人从小就有好胜心,既然一定要有人获胜,为什么不是我呢。”肖一若认真地说道。

郑秋曼认可这句话:“年轻人,是该有竞争获胜的意识,之后呢,喊出你们名字的时候。”

“脑袋一片空白,浑身上下每个细胞都在跳舞,都在歌唱,都在开心快乐,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很独特的形容方式,作品相信许多观众也看了,叫《生日》,是你的创意!”

这点肯定要说,本期节目说白了就是给肖一若造势,肯定要以他为主,没看郑秋曼对于那些个种子选手,连名字都不提一下。

那些是友台,也是敌台,不可能为你免费宣传。

“对,这次比赛其实挺让人意外的,第一个环节不能说,大家可以关注金话筒后续的节目。”

抽签晋级算不上秘密,不过选手本身不允许主动宣传,毕竟节目还没播出,得注意。

“《生日》确实是我的主意,评委们也说了,这次金话筒和往届有许多的不同,从来没出现过预选赛大规模组队的情况,增加了许多偶然性。

这个环节,强调团队合作,弱化了个人。

吴天伟老师说过,再优秀的主持人,也需要对团队去配合,没有辛苦工作的导演,编导,灯光,摄影,收音老师们的配合,独木难支。”

“喔喔喔!”现场响起了掌声,工作人员都在为他鼓掌。

肖一若站起身回礼,然后对着镜头一握拳:“好感度加10。”

哈哈哈哈,郑秋曼也被逗乐了。

“通过这次拍摄,我也了解了幕后工作人员有多不容易,”肖一若继续刷着好感度:“比赛要求,节目从策划到最后的剪辑工作,都得选手们来负责。

以前嘛,会觉得不就是拿摄影机,多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