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节目播出

作者:月亮有个坑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局。

肖一若被好几个人艾特,不好意思装死,发了个大大红包,同学们心满意足。

大伙心里有数,肖一若估计是目前来说混的最好的,甚至比毕业几年的学长学姐也不遑多让。

不过,想让他帮忙基本不大可能,说到底,还是个新人主持,能照顾好自己就不错了,其他地方根本说不上话。

以前的好哥们直接打来了电话,一番瞎扯后问起学校请他回去做演讲的事。

在东广,肖一若可是名人。

刚毕业拿下了金话筒大奖,成为了学弟学妹的榜样,成了学校的骄傲。

肖一若和学校方面交涉过,把时间定在了一月份,就是放假之前去一趟,大四的很多已经在找工作或是实习中,他的经历无疑是最有用,且特别励志。

学校也没啥要求,让他总结一下进入东安到现在的一些大小事,分享经验。

听说,学生们都挺期待,准备了不少问题。

相比于那些大佬,肖一若是活生生身边的案例,有更多学习的价值。

至于发言稿,他还没写,对于这些事,肖一若不算特别积极,觉得好累好麻烦。

每次看到编导开会时长达上百页且无限套娃的ppt,他都觉得工作真不容易,得花多长时间才能做完这些东西。

“哇这人发财了,一沓子连环画就值几十万,我小时候好像看过,哎,可惜不知道珍惜。”

杜鹏看的很投入,一惊一乍,见到值钱的物品,丝毫不掩饰心中的羡慕之情。

连二维码出现的时候,也忙不迭地拿出手机扫一扫,美其名曰支持自家节目,万一中奖了呢。

综艺节目一般九十分钟,科教类的节目四十五到一小时不等。

这可是有讲究的。

首先,便于电视节目标准化生产,种类繁多的电视节目必须遵循一个适应播出市场的制作标准。

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

其次,是和受众观赏心理有关。

燕视做过调查,如今人均日观看电视时间大概在14.9分钟,如果只收看不同频道,最多不超过15个,被称之为“双15现象”。

因此,基于15分钟收视时长的相对稳定性,可以将这一时长视为电视节目的板块设计和节目编排的基本依据,节目时长设计最好为15分钟的倍数。

当然了,这只是概论。

如果节目精彩,就算俩小时,也会看的意犹未尽,看完后回味无穷,然后等待下一期。

如果节目一般,大概看个两分钟,便转台了。

质量才是吸引观众提高收视最关键因素。

《华夏鉴宝》作为科教类型的半综艺形式,可以学习的很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